#我是如何凭实亏掉一个千万级的项目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选错了合伙人,把千万级创业项目拱手相让了
(本文1976字,两年的副业创业经历,阅读时间约5~10分钟)
说一个在新西兰做生意的经历。
几年前我参与过一个创业项目。(圈子小,抱歉,我就不说具体产品了)
最初只有我,还有认识多年的朋友,B。我们一开始从国内进货,在新西兰卖,做了两年左右,有点小成绩,决定在本地开一个工厂生产,解决物流和时效性的问题。
C听说了这事,提出也要参股。
我不认识C,他是B在饭局认识的朋友,技术大牛。
C找B谈了很多次,B很犹豫,毕竟和C还没相处到知根知底的地步,只吃过几次饭,知道他技术不错。
后来C直接说了:“反正我看这项目挺好,即使你不和我合作,我也会去干的。”
这话挺刺耳的。我们后来想,新西兰这么小,比起一开始就在多个竞争对手,加入成为个技术合伙人,可能会更好吧。
就这样,我和B负责市场、销售,C负责技术,生产。
——项目的开始——
租了厂房,生产设备和材料到位了以后,工厂就开始生产了。【图2】
刚开始没多久,C提出要底薪,一个月2万(人民币)。
客观的说,以他的技术,提出的数字不算高。但我们一早说好了公司第一年都先别拿钱,有钱先投到设备、销售上。公司还没开始盈利呢。
C的意思是,他不在这里干,在别的公司工作能拿更多的钱,他也要养家的。
关键是我们知道,C家已经是有千万级别的资产了。。。
我们和C谈了几次,无果,毕竟他现在管着生产,我们也不希望一开始就换人,所有程序都要重新来。
我们一心想把事做好,哎,可能C就想小贪一下,你要拿就拿吧。
但从那时起,我觉得大家的合作很别扭。
果不其然,大概一年的左右,C慢慢拉人进了公司接管了销售部分,说让我和B不用管了。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觉得不妥,我们也想过,当初我们掌握着销售,客户资料,要不要找别的人合作算了。
但客观事实是,我和B有各自的生意要操心,是主要收入的来源。
既然如果C能管好销售,那厂就给他管好了,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琢磨。
——该来的终于来了——
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发展得不错。C约出来谈,说:你看啊,现在公司虽然销售额做上来了,但厂里面设备一直要需要追加投资,可能未来几年都盈利不了。最近就需要一大笔投资,你投吗?
不投没关系,我找到人可以投。但你们当初股份就稀释得几乎等于没有了。
要不这样,我把你们当时投的钱,全部还给你们,只有一个条件,签字把公司股份退了。放心,等以后真赚钱了,我不会忘了你们的。
我不觉得得很意外...
哎,都到这一步了,一句“可能未来几年都盈利不了”,意思就是赚再多的钱也跟你无关,他想怎么解释公司财务都可以。
那时,我和B有各自的生意,不靠这吃饭,大家价值观不同,耗下没意思,虽然有点不甘心,就退了。
这挺不错的一个项目,就是这样“亏掉了”,“亏掉了”机会,亏掉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亏掉了很多沉默成本。
当然,这次经验是很有价值的。
——现状——
一眨眼3年过去了,最近得知他的公司做到年营业额上千万,利润很客观。
他也确实没忘我们,最近有一次他找到了B,原因是原材料厂断供,急需资金过桥,他想起了,找B借。。。
恩,确实没忘。。。
B最后借给他了,C非常感动,他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啊!我是问遍身边所有的人,没人帮我!最后只好找你,也没抱希望,居然你能帮这个忙,真的,太感谢了。你放心,以后。。。
B和我说到“以后”时,我呵呵了。
----经验教训----
1.这事怪我。
如果一开始就觉得大家不是路人,价值观不同,就不要走到一起创业,当断则断。可以赚钱的项目很多,没必要和一个人“同床异梦”几年。即时现在大家没矛盾,赚了钱后就很难说了。
选好了合伙人,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遇事能多一个人出谋划策,分担责任和压力。
选坏了,常出内讧,如果一方总想着如何个人利益最大化,无法一致对外打仗。
2.从类似事情里看到什么
C做生意这么多年,危急关头时,身边没人去伸手帮忙。
我想起了下面这段话:
李嘉诚这样教李泽楷做生意,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行,那我们拿6️分就可以了。为什么有8分不赚,只拿6分?
由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和李嘉诚做生意?
我经商时间不长,很有幸有人带我进门,知道很多经商大大的经商、生活轨迹。
观察到的一个现象:那些聪明,有生意头脑的人,或早或晚的,都找到能赚钱的项目,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手上有了几百万,几千万。
但长远来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靠着这桶金笑到最后。
有时在业务扩张时遇上了政策调整,或者涉及股票,小三,比特币,各种原因,又沉下去了。
同时,我看到少数几个很老实,很仗义的人,好像道路上一直有很好的项目给他们抛橄榄枝,寻求合作,提供资源。
我刚入行时,我的导师经常和我说这些话:
“谁也不是傻子。”
“有人可能傻一时,但绝对不会傻一辈子,至少他媳妇不会。”
“将心比心对人比什么计谋都强。”
----
补充一下,说说B。
去年有个主题乐园的项目找到他投资,各种分析下来明显是个很赚钱的项目,团队里都是同行来的牛人。
换谁都想冲上去分一杯羹的,B和另一个做餐饮的一起做,结果那个人在最后关头把我朋友股份从50%挤到10%,分给了他的朋友,事后才告知他。我们都替他抱不平,他媳妇也跟他吵,说怎么不去争一下!
他就不,不喜欢争。结果,主题乐园刚开业碰上疫情...最近他给那个挤他的人发微信:“兄弟,谢谢你啊,如果我还是像你一样持50%,现在每个月交的场地费估计早破产了。”
我觉得,得道多助这话就是形容B的,而且是天助。
(各位看官不要以为B一直是任人欺负的傻大叔,事实是他在新西兰经营着几个生意,也有数套投资房子还有一个大农场的人了...)
-----
我经商时间不长,属于小喽啰级别,不敢在此班门弄斧。
首次发言,希望能抛砖引玉。
愿圈友们生财有术,路越走越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