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主题:自私
1:如果把自己的感情和预期和感受都算入“回报”的话,世界所有人的任何付出都是为了“回报”。
2:自私的定义不该是“只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3:自私是因为视野过于狭隘
4:利他是最好的“自私”
5:自私不是一个“问题”
以上是关于自私的重点。以下是说明。
以上是关于自私的重点。以下是说明。
1:自私怎么定义?
随便百度谷歌一下,能找到的解释是:自私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利益。
这个定义我完全认同。那我为什么说自私不是“只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自私是视野过于狭隘,自私不是问题呢?
2:自私是什么?
我曾经认为我很自私。我写文章的时候“我认为,我觉得,我我我我我……”。关注点和在意的东西从来都是我:我能获得什么,我想要什么,我为了什么而怎么做等等等等……
但是我一直都是认为“如果包括感受和情感,所有人的付出都是为了回报,从这里来说所有人都是自私的。因此自私不是问题,问题是太过自私”。所以我也因为我“太过于自私,只关注自己,只在意自己”而苦恼过。也曾对白一喵咨询过这件事。
白一喵给我了一些方向。我读了一些文章,记忆承载的“在去机场的路上,把手机丢了”这篇文章对我来说非常最经典:链接
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呢?
1:自己损失1块钱或集体损失10块钱,你选择后者,那叫自私,也说明你没有大局观
2:自己损失10块钱或集体损失1块钱,你选择前者,那就不懂变通。
也就是说:谋取总体利益最大化才是做事的人。而谋取自己利益最大化叫自私。
如果按照“只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来算的话。集体损失1元是自私的。而自己损失10元才不自私。
那么,百度谷歌出来的自私是什么?
这涉及到你的认知和注意力的聚焦点。也是因为今天看白一喵的文章,我才想清楚自私的。这篇文章就是生财有术里白一喵的“解读你的操作系统 —— 第2楼:认知能力”:链接
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你能从4个聚焦点去看待事物
1:自己的视角
2:对方的视角
3:维护和管理(我和受众所处的)系统的视角
4:一个完全处于系统外,怎么看待整个系统的视角
而百度谷歌出来的自私就是:只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一切都只关注自己,只在意自己,不在意对方,不在意整个系统,不在意除了自己外所有人。
那为什么说自私是视角过于狭隘呢?
因为只关注自己,只在意自己,是没法获得最大利益的。
举个例子:A问我“你有没有能做xxx的朋友啊?”。只在意自己的人会因为找人并且要交接等费心费力不愿意做。但是假如这个人考虑到对方的视角:“我”给A费心费力找了B,那么A和B都会因此欠我一份小人情,人情是有价值的,不但能变成钱,有时候甚至能做到钱做不到的事。————结局就是:这个人因为“自私”而帮忙了。这件事做的收益比不做的要大才选择做,这个叫“自私”么?
因此,如果真的是为了最大化收益而(选择那种只关注和在意自己的)“自私”,只能说明这个人视野过于狭隘
那么利他是最好的“自私”又怎么说?
同上面的例子一样,最简单的案例:甘为人梯的剽悍一只猫。他自私么?不,他极度的利他————正因为他极度的利他,所以他获得了比极度“自私”的人还要多的多的多的资源。因此我说:利他就是最好的“自私”
3:我该如何不自私
看完上面的,难道自私还是一个“问题”么?
自私难道还是个问题么?真正的问题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而提升自己的大局观和能力以谋取更大的利益”么?当你足够“自私”时,你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逻辑,必然是考虑集体和系统内部的最大化收益。而这种做法在现实中就被称为“利他”。
ps:抱歉,写作水平不足……传达的东西应该会有不少偏差,欢迎留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