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字掏心掏肺】视频号粉丝猛涨3万的22条复盘(下篇)
【接上篇】没办法,星球的每篇文章上限1万字,只好切成两篇了。抱歉影响沉浸式阅读体验。希望这14000字的复盘能帮你变强,看见世界的温柔。
以下enjoy:
十一
价值观
你塑造了你的视频号
你的视频号反过来塑造你。
关注我视频号的朋友,不是来休闲、消磨时间的,他们有更高信息密度的内容需求,我要在一分钟之内给出足够硬核的东西来表示我的诚意。这一分钟虽然短,我依然热切地希望,他们在我这里的一分钟能有所获,超出期望。
没有价值观,就没魂,就走不远。我做视频号的价值观是“硬核、干货、激情、真诚”。我的风格是掏心掏肺,用自己的真诚滚烫去交流。对自己真诚,不欺骗自己。能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诚实地、真诚地去衡量自己。有个中欧师姐财务自由,今年目标是不骗自己不说违心的话。
汪曾祺说: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起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生命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古往今来,凡是做大事业者,无不如此——心无旁骛,专注持恒,将生命炼进自己的剑里,让自己化入传世万古的剑魂。把你的真诚融入到视频号里吧同学们。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天下莫与之争。就是利他。你得掏心掏肺,把你的精华你的经验你的火热全部掏出来。亚马逊20年,就是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提供无限的选择、顶级的购物体验和最低的价格。这也是顾客永远不变的追求。其他的都是流沙都是迷雾都是喧嚣。
我的视频号只发干货,乱七八糟的哗众取宠的蹭热点的套路我不是不会,但我不发。我要发就是掏心掏肺,压箱底的好东西,就是值得自己反复看的,值得转给朋友的东西。你最好的朋友来到你开的餐馆,你会怎么招待他,那你平常就应该怎么招待你的客户。
十二
网络新基建
所有的商业都是一部触达手段的进化史,是从接受信息到下单购买的路径缩短的缩短史。营销的玩法一定要跟着每一个时代去做变迁,尽可能地去抓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平台。
对我们平头老百姓来说,所有弯道超车的新机会都来自网络新基建,我很喜欢看中国互联网过去25年的发展史,不管正史跟野史都爱看,我有个感受。在某家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往往他的潜在强大对手已经在另一条地平线上出现了,而且往往是伴随着新的网络基建机会出现的,2003年的淘宝,2009年的微博、2012年的公众号,2015年的拼多多,2016年的抖音,2020年的视频号。
注意“网络新基建”这个词,小区通地铁,房价肯定涨,这就是基建的力量。因为底层连接的技术变了,带来营销格局的彻底变天。
视频号不是谁设计出来的,是微信作为最大的社交平台和最大的内容生态平台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堪称划时代的产品,意义不亚于第一代iphone,站在这个角度理解微信,你就不再像十亿人那样,只是把微信当作一个通讯工具。
屌丝逆袭在正常情况很难发生,大家身份类似,智商思路大致相同,机会挑战一样,你凭什么逆袭?只有当新东西,新变化来的时候,命运之门才会露出一丝缝隙,你扑上去咬住不放,人生才有机会翻盘,否则真的太难,这绝不是躬身入局,而是扑身入局。
十三
网络结构决定内容分发的路径和效率
晨兴资本合伙人张斐老师有深刻见解:无论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的链接,都是为了分发内容。
网络结构决定了内容分发的路径和效率。
过去为什么这么大一个群体会被长期忽略?主要还是由于以前的网络结构不够好造成的。以前的网络结构是精英主导,建个网页你需要资金、知识,需要去生成,还需传播推广,所以它的成本会很高。今天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结构是非常优化的,每个人都有传播的机会,生产内容门槛也低,几乎免费。
快手之所以能够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神奇,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技术升级,这是由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结果。技术使得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通过推荐算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分发自己的内容,使得优秀创作的人能够更多地被关注。
以前这些人都存在,只是你触达不到,便以为他们都不存在。就如同赵本山在没有上春晚之前他就已经存在一样,春晚只是把他放大了而已。今天我们的算法比春晚更优秀,让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四
视频号为什么是巨浪型机会
这波机会对于我们没有抓住微博没抓住公众号的普通平头老百姓来说,是巨浪型的,我看见了自己成为细分领域大v的可能。我也不想把世界让给看不起的人,让他们抓了无数的流量,然后瞎bb。我也想当个V,微博的签名, 我用了很多年,我说我迟早会红,请对我好一点。很多老朋友应该会记得。我一直在想红的路上挣扎努力,现在虽然还没有很红,但视频号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新世界来了,我要骑上去。
也没有什么特别看好的理由。一定要说理由,只有一个,龙哥inside,我持续看好广州的龙哥,龙哥作为广州地区最大的箭牌香烟消费者,这次你看他high起来了。我在多次分享里都表达这个观点,没有别的。龙哥inside。你大爷还是你大爷,龙哥还是你龙哥。信龙哥,当大V。
但也要注意,视频号是最大的社交平台和最大的内容平台融合的产物。是自然长出来的,不是某个天才产品经理灵光乍现出来的,事实上,上了亿级的体量,谁能独自决定潮水的方向?
为什么视频号的入口跟朋友圈是同等级别的?为什么视频号的收藏转发按钮这么显眼,而转发按钮在右上角离手指更远?为什么龙哥会发一条2亿的朋友圈?自己去思考。
毫无疑问,视频号是定义性的划时代产品,陆奇说任何一个时代的商业生态往往有个定义性的体验性的产品来驱动,真正把 pc时代建立起来的是win95,真正把pc互联网时代带起来的是第一代浏览器mosaic,真正把移动时代带来的是第一个iphone。
2007年的iphone其实是一个非常差的手机,你几乎打不通电话,当你拿到这个手机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定义性的产品,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个设备,手指可以工作了。
视频号也是如此,它基于微信最大社交平台和最大内容生态平台,自然生长出来。真正开启视频时代必然必须只能一定是视频号。
视频号不用下载,也就不存在卸载,日活几乎会逐步跟微信同步。其他任何app都没办法与之相提并论。在互联网上,任何一次需要用户的跳转,用户就可能流失掉97%。
管状颜料的发明在美术史上极其重要,原来要自己调色,门槛太高。发明以后不同调了,门槛大幅降低。视频号也是如此。随时随地的表达,短的发视频号,
下一次内容大融合我估计更具革命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触觉技术(模拟触摸和运动的技术)。它将是多感官和互动性的的内容大爆发,不过尚需要时间。
视频号的本质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供给侧改革。大幅低降低供给侧的难度,低门槛造成海量供应,熟人社交发动,引爆二度三度陌生社交链路让供应端的到足够正反馈。
十五
重新理解媒介
这里要吹爆麦克卢汉,搞传播的同学们一定要看他的书《链接》。
史前的部落人,生存于感官的和谐平衡之中,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同等地感知世界的变化,然而技术创新延伸了人类能力和感官,改变了这种感官平衡,这种改变又反过来不可避免重塑了创造这种技术的社会。
根据麦克卢汉的说法,有三种基本的技术创新给人类造成巨大改变:1、拼音字母的发明,使部落人失去了感官平衡,眼睛独占优势。2、15世纪活字印刷术,加速了上述过程。3、1844年电报发明,预示着电子革命最终通过恢复人的感官平衡来重新部落化。
人类全面进入视频时代,本质上是对感官平衡的修复。
十六
视频号的对手是谁
我想插一段往事,2009年,马老师带队去美国考察一流公司,其中有苹果,谷歌,微软。
见这些公司,通常他们都会问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到了谷歌,Larry Page说谷歌的对手是NASA(美国宇航局),Obama administration(奥巴马政府)。
为什么呢?Larry Page说,谁跟我抢人,谁就是我的竞争对手。我的工程师,Facebook,苹果来抢,我不怕。我们开更高的工资,给更多的期权,股权就好了。可是我的工程师去NASA,一年只有7万美金,只有我这里的五分之一。我还抢不过。我们谷歌描绘了一个很大的梦想,美国宇航局的梦想,是整个宇宙,更大,做的事更好玩,把我们最优秀的工程师,给吸引走了。
视频号崛起,谁会颤抖?所有消耗用户时间kill time的APP都会瑟瑟发抖。这让我想起那个梗,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XXX。
视频号并没有把谁作为对标,或者说要打败谁,去探讨视频号跟快手和抖音有什么区别没有意义。现在谁也没办法现在去定义视频号,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我在3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说 朋友圈展现形态很可能会由现在的图文并茂彻彻底底进入一个以好友短视频为动态的形态。
视频号的本质是微信生态系统对短视频内容供应链的升维打击。攻击的背后是微信生态的不断扩大,点和点的互动,依赖社交关系链的传播,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只要微信生态仍在扩张,丰富,更有活力的生态体能够涌现,升维攻击就不会停止,
随着原有生态体的老去,活跃度和重要性下降,本来占统治地位的那些面或线即使还能在高阶生态体中存活,也不得不主动降维。湖畔大学曾鸣教授曾分享过新闻行业的三次升维攻击,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升维攻击,微博对门户的升维,微信对微博的升维。
而现在。视频号对其他所有的短内容平台就是标准的升维攻击。因为微信是最大的社交平台,也是最大的内容平台,不要在局部去分析产品层面的功能和规则,目前一切都在调整。
所谓升维攻击的定义,就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新平台不断打开过去的封闭结构,纳入越来越多的点,共同参与互动,在升维的面上,由于供应,需求以指数级增加,面促进而非抑制点的活力,点连成线的活力也远大于传统的线。
十七
和微视、快手、抖音、微博
视频号不是微博。
视频号跟微博不一样,微博靠大量转发博关注,大量很水的但是即时的评论转发,视频号我认为是电视台,精品策略。我觉得视频号是面对5g视频互联网时代对朋友圈的一次升级和革新。
原来的朋友圈仅限于熟人,太狭隘了,视频号是真正打通了公域和私域,是一个广域的大朋友圈。视频号可能取代微博成为媒体和舆论的主阵地,会成为社交短视频平台,而抖音可能会成为偏向娱乐杀时间的应用。
视频号跟微视、快手、抖音是两个东西,甚至是两个时代的东西。产品哲学存在根本不同,但从抢夺用户时间来说, 是可怕的对手,想消磨时间去抖音,沉浸式全天候游乐场。
没有谁能够比微信做这件事更适合了。因为它坐拥12亿人的社交关系链,真正的上帝视角。其他所有平台博主跟粉丝聊的很嗨,互动也很棒,最终都会说出那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加微信”。这让平台方感到绝望,
这是最大的胜负手,也是腾讯帝国的龙脉。无他,wechat inside,龙哥inside,就够了。
吴晓波老师分享,在互联网远古时代,2003年底联众2亿注册用户,如果你玩过联众,记得给我留言。而腾讯游戏2003年8月上线,一年时间,击败联众。联众游戏的员工回忆,qq游戏上线了一个最令人绝望的功能,qq上显示了一个窗口,提示你的好友正在玩什么游戏,点击之后,直接跳转到游戏是,你就可以加入,qq当时两亿多注册账户,随机产生的游戏玩家数量巨大。插根扁担也能开花的说法从此广为人知。
十八
视频号对创始人CEO来说是什么
是超级电视台、极速催化剂、巨型放大器
2009年,微博出世,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大喇叭,140个字,随意挥洒,一时之间,神魔鬼怪,网民狂欢。而现在,广州的龙哥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电视台。免费的,可以自己掌控,不用资质审批的电视台。这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一个军队要夺取一个城市,首先就要拿下广播电视台。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开播,完成复杂的人格化表达,产生情感共振。以前电视台制作成本很高,编导录像制作相对来说是耗时耗力耗钱,本质上是个精英游戏,现在不同了,我们随时随地自己可以开播可以做节目,分分钟搞定,我把它当作电视台来做,我目前有3档连载节目:
【创业十年复盘连载】,主要是我自己很扎心的那些感受,读中欧创业营等商学院的课程笔记,跟各种人交流的感受。
【史上最强创业书单1000本连载】因为总是有朋友问我书单,索性立了这个flag,1000本,把我过去十年创业过程中看过的优质好书 挑选出来,还有接下去我也同步会看,看完不错的好书。保证都是我看过的。我相信有100本书早就给你写好了答案。
【牛人推荐】高人指路。我也相信有100个人早就走过了你的路,业界有个知名大佬就是这种方法,列出行业里100个最牛逼最应该见的人,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与思考,然后一个一个去聊。聊完一个再跟第二个,再跟第三个,聊到第50个你会发现提升是指数级的。
是用户关系的极速催化剂。
极大加速人跟人的关系,快速拉近,很多朋友通过视频下的文章加微信,相见恨晚。
是影响力的巨型放大器
基于社交链和内容算法传播,微信有12亿人关系链,真正上帝视角,前所未有,空前绝后,史无前例。凯文凯利说互联网是个巨大的复印机,内容够好,会一直传播,无穷无尽。
视频号还是很好的倒逼思考复盘的工具。跟我写公众号“龙东平手记”一样,就是逼自己写,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写清楚了,也就想明白了。戒定慧。是让自己静下来的工具。借事修人。牛逼互联网公司经常这么干,业务没做起来,人得到了成长历练,很划算。
你以为我在玩视频号、其实我在探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其实很难。我在整理反省自己。看视频号里王石,经纬张颖。会有非常多的感触。
十九
七龙珠 未完成
为什么2020年1月9号微信一年一度的发布会的名字叫未完成呢?我感觉是因为七龙珠还没有完全集齐,所以叫“未完成”。
微信集齐七龙珠,就能召唤神龙,神龙是什么,神龙就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到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等同于微信互联网。大家不会说腾讯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了,恐怕整条船都是微信造的了,他是卖船票的。
七龙珠都是哪些?我认为是1朋友圈、2公众号、3小程序、4视频号、5小商店、6微直播、7未知。立贴为证,微信会推出直播,叫微直播,入口跟就放在朋友圈的下面,跟视频号一样。微信直播,万众期待,现在开个直播很繁琐,参与度、体验感都很差,想象空间非常大。
二十
品牌营销新基点
新品牌营销四大基点非常深刻,来自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教授。
1、持续的深度互动。
原来是被动的,单次的传播。单次不是数量的概念(也会覆盖率曝光率),而是每一次的曝光和传播中间是没有连续性的,没办法持续运营,没有双向沟通,只有单向传播。但新品牌的建设中,互动贯穿始终。从对着装风格的讨论到具体衣服的设计和销售,说后服务,网红和粉丝在深度互动,社区建设和品牌建设同步进行。
2、个性化的社交网络触达。
旧的中心化的渠道,新的是分布式触达。旧的从央视到门户到搜索引擎,都是中心化,标准化,很难有情感认同。新的是微信朋友圈直播微博、b站qq空间acfun,instagram小红书。通过点评等互动方法口口相传,影响更大消费人群。所以要做私域流量。广告与公关的区别。
3、复杂的人格化表达,产生情感共振。
传统的没办法很复杂,只能定位成一个或两三个核心要素来传播,因为中心化的15秒广告能传递太少内容。新的可以包含很多十分复杂的信息,强调人格化,多维度持续互动,消费者产生更多元的认知,更深层的情感共振。而非一两个所谓的卖点。从简单的信息元素到越来越复杂的人格化表达,形成人与人的共振。这是新品牌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网红的配合参与度是比粉数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指标。网红之所以能带动粉丝,是因为打造了极具风格的个人形象,延伸打造城了某种生活方式的提倡者。在此基础上与粉丝热情沟通更容易在粉丝中积累更好的情感体验。跟明星代言截然不同。
4、割裂的部门融合。
传统的实际很割裂,研发,产品,市场,渠道,生产。很少有交流沟通各司其职。发布一个新品的时间长,线性沟通。缺少配合打法。即便有合作也是相对割裂的线性的指令式的合作。
很难区分网红跟粉丝的互动过程中到底是做广告还是做内容,是做产品的共同设计、服务。甚至销售。上新预售直接卖光,因为前期互动已经完成所有的铺垫。销售只是顺理成章的收款。
渠道即媒介、媒介即内容、内容即营销。
二十一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个故事
辽沈战役的著名战例,李作鹏带兵南下锦州去截廖耀湘兵团,不让他逃。打到抚顺附近,半夜枪声大作,枪炮声震天动地,然后李作鹏就说,我们不往南了,就在这守着,这就是廖耀湘兵团的主力。旁边的参谋很懵逼。天亮后发现真的是。后来大家问原因,李作鹏说杂牌军的枪炮声不可能这么响亮,他就用这一点来判断。这么响亮的枪炮声,那就是廖耀湘兵团的主力。
要不是身经百战,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响亮?什么叫不响亮?你不可能做这个判断。所以《链接》里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人写错别字,说存乎“于”心,不对,是存乎“一”心,只有一个人的心知道。二代想接班,如果自己不经过一系列煎熬,他不可能接得了班,教不会。
二十二
这条最重要。
以上。
星球每篇文章上限1万字,我只好删减了4000字。完整1.4万字原文可加我微信idg2048,我朋友圈里有。还有少量空位,手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