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加入生财三四年还是没有赚到钱。 先说明一下,开头我说了些废话,干货在后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加入生财三四年还是没有赚到钱。

先说明一下,开头我说了些废话,干货在后面,别弃文。

以下是正文

…………………………………………………………………………………………………………………………………………

“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如果你是一个加入生财超过一年以上的圈友,我估计这句话你已经会背了,因为它是反复出现在多个精华帖里的金句。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的感受是:惊为天人!好有道理!这是什么高人才说出来的话!认知很重要,所以我要加入生财好好改变我的认知,然后赚大钱!大钱!钱!钱!钱!钱~~~~~~

然后……

然后……

然后就是我三年都没赚到钱。

怎么回事啊? 我三年可是认真刷精华帖还做笔记的好学生啊!我的认知早就up! up! 再up!

你一定觉得是我的行动力和实践有问题对不对?

但问题真的是出在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吗?

先提一个心理学概念,人有三个心灵过程:身体过程、情绪过程、思维过程。

身体过程:触碰,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的感知。
情绪过程:情绪过程是身体过程的隐喻,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抵抗程度。接受度越高,产生自洽、愉悦感受,抵抗度越高产生焦虑、回避感受。
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是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一个投影,是对事物的认知。
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产生感知,思维过程产生认知。

举个例子,你是怎么意识到水是水的?

假如你是一个婴儿,你的母亲把你的小手放进水里,你的手指感受到水的冰凉和流动,接着,你因为水的触觉产生了兴奋的感受,开始玩水。长大后的你,如果有人蒙住你的眼睛,把你的手放进一个不明物体里,你会通过感受自己手指上水流流过冰凉的触觉判断,你触碰到的是水。

结合心灵的三个过程:
身体过程:触碰到水,体验水的感受。
情绪过程:开心!水好好玩。
思维过程:只要是流动的、透明的、冰凉的让我感到舒服的就是水。

再举一个学习水的例子,你是一个6岁小孩,幼儿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字“水”,然后告诉你这个字念“水”,要求全部同学集体跟读“水”的发音3遍,之后老师展示了一张瀑布的照片,告诉你照片上的瀑布就是水,并留下一个家庭作业,抄写10遍“水”。

用心灵的三个过程来分析第二个的例子,它缺少了身体过程、情绪过程,直接跳跃到思维过程,我们是在思维层面上学习水的形态和认识水这个字。

回到生财的话题,我们在生财上看的每一个精华帖、对于每一个陌生领域的学习和理解,和第二个学习水的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它跳跃了身体感受、情绪过程,直接在思维层面学习认知。

再提一个佛教用语:“体悟”,一个道理必须经由你自己身体的证悟,否则这个道理就不是你的道理。

佛教里的体悟和心理学上的心灵的三个过程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没有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直接在思维层面学习道理,这个道理对你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跳过身体和情绪过程,直接在思维上将别人的认知复制进自己的头脑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亚洲这种注重考卷成绩的区域,我们是被训练成学习他人认知的高手。除此之外,我们还容易活在他人的教条中,你得这样!你得遵照这个!你只能是这个样子!美名其约是成为更好的人,言下之意,真实的你不好,所以你要学习你要修正。

我们被不断训练成学习认知的高手,渐渐地我们越来越重视思维过程,重视头脑想法,所以我们倾向于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时间久了,想法、思维和头脑,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且容易被我们听到,我们会感觉我就是认知本身,我就像认知里所说的那样明白、那样正确。

可问题是这个认知不是经由自身证悟而来,是直接在思维层面上学习得来的,它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别人的认知不容易有深刻的印象,记了忘,忘了记,且调动别人的认知需要花费时间,看了很多精华帖,最后发现看了个寂寞,全部都忘了。
2每当调动一个认知的时候,身体不愿意,不想干,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不会从本质上认同这个道理。
3这些认知经常互相矛盾,冲突得很厉害。
4 容易造成自我欺骗和思维假象,头脑看懂了学会,等于我就是这个样子,从而没有改变的意识,因为头脑层面上我已经达到我理想的样子,目的已达,成果已取。

这些问题中,第二个问题最重要,身体不愿意干,比起头脑,身体更诚实。头脑可以被灌输他人的思想,被蒙骗,身体不行,身体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不愿意它就不会行动,非常诚实,忠于自己。

好了,现在可以解答开头的问题了,加入生财3年仍然没赚到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问题吗?

首先,行动上的矮子,代表我诚实的身体它不想动。那我的身体为什么不想动?

说一个亲身经历,亦仁在今天中午发了一个帖子:

“很多圈友,还是对赚钱存在偏见,觉得自己赚别人钱不好意思。

在没有虚假宣传违法违规的前提下,任何交易都是在创造价值,都是在给社会做贡献,没有一个傻子会买自己觉得不值的东西,只有对方认为他获得的价值高于他付出的金钱,交易才可能达成。

赚钱,就是在帮别人,就是在利他。”

我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原文随手抄在面前的本子上,抄完后,我的手自动在这段话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

“赚钱很累,赚越多的钱人会越累,我已经很疲惫,不想赚钱。”

当时我被自己真实的想法给吓到了,因为我长久来都活在别人的想法和认知里,我头脑活跃的声音实际上是别人的声音,我抄下亦仁的话,是想把他的认知装进我的头脑里,在思维层面上,跳过了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

这造成一个问题,我注重思维和认知的提升,因此我跳过亲身经历这个麻烦需要花费时间的过程,直接来到在思维上学习别人的认知这一快速省力的步骤,于是,我淹没在别人的声音里,发现不了自己真实的心声。

而我真实的心声,才是经历身体过程、情绪过程、思维过程得来的。

身体过程:经常加班到11点,每月都出差,996
情绪过程:好疲惫啊!命好苦啊! 
思维过程:赚钱很累,越赚钱人越累。(认知)

行动上的矮子是基于我的自己体验得来的认知,是真实的我;而思想上的巨人它是听取了别人的认知,成为不了真正自我。

武志红:每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不能用成长的方式时,就干脆使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意志。

为什么道理听了很多,却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那些道理都不是你自己亲身经历证悟来的,它不是你真实的认知,而你自己真实的认知或许淹没在许许多多被人的教条别人的建议里。

亦仁或许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它很正向,所以亦仁产生了赚钱是利他的认知。

可是我没有这种经历,我的经历就是苦逼的996打工仔,我的认知就是赚钱就很累,我不想赚钱。

认知没有高低,没有对错,只有真实这一项。

赚钱是利他对于亦仁来说是真实的,赚钱是疲惫的对于我而言才算真实,赚钱是拿别人好处对于圈友才是真实经历得到的认知。

那么生财里别人的成功经验,就没用了吗?

在我看来,别人的经验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成为照搬的信条去学习了。

它变成我自我认知的参照,就像我抄写下亦仁的话,随后便自动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赚不了钱,一定是我的认知有问题,而我意识不到,通过别人来认知来认识真实的自我。

其二,改变第一步臣服自己的真实感受 ,臣服是接纳自己的体验,改变是基于自己真实的情况,听太多别人的话,接近不了那个真实的你,因为我们会评判谁的认知更高级,而拒绝自己与别人不同但却真实的体验。

其三,意识自己的认知有问题了,刻意创造新的体验, 产生新的情绪, 最终改变自己的认知。

举例:我会试图做一下我认为轻松的活 、有趣的活。 比如兼职给猫狗洗澡,产生愉悦的感受, 潜移默化覆盖掉我的旧认知,产生赚钱也没那么累而且利他的新体验。身体是听从自己亲身体验产生的认知,而不是他人的。

最后,如果你看完此帖,觉得有用,你别照搬我的解决思路,我这么说是基于我的个人体验得来,我建议你像我一样,在纸上抄下我的看法, 把自己的看法写在另一边对照一下,再经由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才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去改变

最后的最后,改变是基于自己真实的认知,你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如果你认为这里的认知就是把别人高级的想法记在脑子里,那绝对是大错特错,再看一我的文章。

今天中午看了亦仁的话,脑袋产生了很多想法,快到下班时间匆匆打字,可能有很多错别字,见谅!

以上!

生财

你好,亦仁老大,我是今年刚加入生财的圈友,目前依然处在小白阶段,加入这几天一直在看生财的帖子,不管是

2024-4-9 3:48:37

生财

加入生财的第一篇贴子《关于如何打造一家盈利情感咨询公司的流程》 没怎么在生财里看到关于情感咨询的内

2024-4-9 3:48: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