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985与年入100万哪个更难?
昨晚在生财有术的航海群里,亦仁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考上985与年入100万,哪个更难?
当然难不难,属于主观感受,确实很难有准确的结论,如果要是问读过985的人与年入100万的人哪个更多,这个问题就想对比较好回答,我们只要去寻找统计数据就好了。
准确的数字并没有,我看到的是2023年985大学本科招生人数大概是20万人,粗算下来中国985毕业的人数有几百万。那那年入100万有多少人呢?我看了好多统计,有各种口径,数字大概在80万人左右。就算有许多隐形收入,电商自媒体等等一些不能统计到的纳税额,我们把这个数据翻一番,也就是160万人,比985的大学生要少很多。
我本人是西安交大,我太太是北航毕业,我们都毕业大概20年了,我们两个的同学中,能做到100年收入的,也很少。
那为啥会有人觉得身边年入100万的很多?那是因为,观察者偏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是中国有95%的人口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也就是还没达到交社保的基数。但在大厂工作的同学应该会觉得,5000块的收入,是公司保洁阿姨的底薪。
观察者偏差,意思就是我们总觉得跟我们一样的人特别多。所以一线城市的创业者很难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共情,华莱士,塔斯汀,正新鸡排,蜜雪冰城这些品牌,都是出在二三线城市。
还有就是,新闻报道里都是年入百万的,卖煎饼果子也可以年入百万,为啥呢?因为不到年入百万不值得上新闻啊。好多创业者的故事也是,都是放弃百万年薪创业,据说中国被放弃最多的就是百万年薪了。
稳定的年入百万,这种高薪很少,一般公司的总经理,也就是百万年薪吧。大厂里,也并不都是行走的百万收入的高P们。做生意呢,其实中国做生意的小老板们,公司收入几百万还正常,算成利润,那就真的不多了。
怎么才能做到年入百万?我有几个不成熟的建议
1、付出不亚于任何常人的努力。这是稻盛和夫说的,不是我说的。能做到这一条,90%的人就已经输给你了。
2、选择今天最容易赚到钱的领域,所谓选择大于努力。15年前你可以去地产,互联网,今天你可能要去折腾带货和直播知识付费等等了。当然,你也要擅长才行。
3、学习最厉害的那个同行,不要嘲笑我,抄牛人是最快的进步方式。
4、不断创新,只有创新,你才能获得高出同行的利润。
5、超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对个人对公司来说,都是极度重要的要素,好想法靠执行,烂想法靠强执行,也能变成不错的生意。
6、等待运气到来。
祝家有考生的朋友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