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市场的观察(2):顺序是随机写的,想到哪写到哪
1、 江浙一带依赖出口贸易的工厂和公司有很大的感受,感觉出口下降了许多,但中国总体的出口额并没有改变太大。只是从传统产品转向了汽车、光伏、锂电、玻璃等行业。
2、 浙江一位做电器的客户,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0%左右。但国内有一些消费升级型的需求,支撑了公司的发展,销售额基本平稳。
3、 这位客户跟他们美国的重要客户沟通了解到,美国政府要求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进口商要有一个备份,所谓Chinese plus one,目前看中低端产品主要是向东南亚、墨西哥、印度等产地,高端产品主要转向扶持日本和韩国,所以日本股市今年还不错。
4、 今年中国出口向越南、墨西哥等地的份额在增加。也有大量国内工厂主向东南亚、墨西哥转移,其实美国进口的许多产品,也是间接的中国老板制造。
5、 这几年卡脖子技术,是受到国家扶持的。香港的几所顶尖大学,港大、城大、科大,未来几年将在深圳落地分校,主要是解决科技、生物等领域被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校区建设已启动。
6、 我们这一届的大学生,技术骨干型人才,我高中、大学同学中已经先后有人被抽调到各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技术攻关各个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7、 因为粮食主要从美国进口,为保证粮食供应,国内农业用地在重新规划。鸡肉、猪肉等育种技术也在自力更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最近几年在农业技术、农村电能效率上有需求,空气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以及行业,所以节能、农业技术也会起来一批公司。当然,我非常痛恨那些仅仅是骗国家技术预算的蛀虫企业。
8、 中国餐饮正在进军全世界,以中国的餐饮技术和运营手法,去国外是降维打击。蜜雪冰城在印尼已经开出2000多家门店,海底捞在新加坡的客单价是国内的四倍,但依然爆火。
9、 医疗行业,由于集采导致价格下降和就诊买药人数下降,面临相对的困难。因为疫情的影响,有基础病且用药较多的老人去世比较多,药品的消费量下降,药店也在寻找出路。
10、 也有在增长的行业。比如咖啡,我们的客户瑞幸的现制门店数和即溶咖啡同时在快速增长,截止上半年,瑞幸即溶咖啡已经超过所有国产速溶、冻干类咖啡品牌。消费升级类产品依然有机会,比如湿厕纸、智能马桶、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一次性洗脸巾等明显改善生活品质的非必需品,都在启动中或者增长中。
11、 折扣零食店遍地开花,但是已经被资本加持进入恶性竞争阶段,最后可能只能剩下2-3家品牌。
12、 一二线城市的大型超市正在被便利店、烘焙店、炒货店、蔬菜店、生鲜店、水果店等更接近社区的门店蚕食。而西饼店的市场,正在被盒马类的生鲜店、便利店等侵占。
13、 最近几年,有些公司可能会被回款拖死,所以做生意不光是看收入,还要看回款。
14、 外卖量在减少。
15、 三年来中国的冷链能力有了大发展,超市的冻区在扩大,销量也在上升。超市的货架越来越低,越来越宽松,堆头摆放越来越多,超市的陈列能力决定了超市的盈利能力。
16,新书《卖货真相》卖得很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