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0经验如何转行 | 不要问自己要什么,要问自己不要什么?
编者按:这是我在公司内部分享的一个节选,我观察了上千个案例,发现很多人转行困难,不是经验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今天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我希望能够写一个“0经验转行”系列,这是第1篇。
希望帮助大家破除一些误区和恐惧。有疑问,可以写在评论区哦。如果你喜欢,请给我一个赞哦
我为什么说,“了解企业真实的反馈可以淘汰掉8%的人?”
98%的人不敢了解目标公司真正的需求的,因为他们会默认为自己不配,不符合标准,因为恐惧而不敢去了解真相才是人们失去宝贵机会的核心。
不要以为只有那些学历低履历差才会有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很多学历顶尖履历顶尖的人一样会遇到。
我们有一个同学宜君,台湾人,美国顶尖高校毕业,在德勤工作了10年,做税务类工作。回国后进入华为,依旧从事税务的工作。
但她十分不满,十年的税务工作,让她对这类岗位产生了厌倦,她希望自己可以转型做风控管理类岗位。但是她面试了很多大企业,都以她没有相关经验拒绝了她,这件事让她十分受挫,她觉得自己走了一步死棋:“没有企业愿意接纳她——她就不会有风控管理类的岗位经验——她就无法符合‘垂直领域工作经验’进入顶尖企业”。
为此她有点自暴自弃。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必须要了解这件事最真实最核心的信息,也就是给你机会的群体的人性,要知道他们真正在乎什么,以“岗位要求标准高,公司好品牌佳,被拒绝过,觉得自己没戏”为理由,不敢去了解,就无法获得最真实最核心的信息,这是大部分人失败的核心原因。
🔥招聘市场分为一级招聘市场vs二级招聘市场
一级招聘市场是指由投资人创始人公司的高级决策层所组成的核心决策群体。
二级招聘市场是指由HR,猎头,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公司的普通员工所组成的选拔推荐群体。
一级招聘市场和二级招聘市场的核心逻辑并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违背的。
一级招聘市场,高级决策层,更看重的是人的性格和组织的匹配度。
我在参与一次创投学习时,导师出了两个问题问各位CEO:
[玫瑰]第一个问题:一个低意愿但是能力很强的人,和一个高意愿但是能力一般的人,各位会选择哪一种员工入职?
现场大部分创始人都选择了高意愿但是能力一般的人。汪老师给出了一个答案:意愿很重要,如果一个能力卓群的人意愿很低,那么这个人很难为组织做很大的贡献,但是一个人有极其强烈的意愿,会带来强大的动能,后续可以在岗位上培养核心的能力。
[玫瑰]第二个问题:一个口碑不佳人品存疑但是能力卓群的人,和一个能力一般的人,不完美情况下,各位会选择哪一种员工入职做核心管理岗位。
现场大部分的CEO都选择了前者,也有很多人指出和公司的核心阶段有关系。最终答案是:在核心出业绩的管理岗位上,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
CEO,投资人,高管核心决策层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独立思考性极强,看的更多的并不是这个人的履历学历等等,而是这个人的性格,性格是否和组织相匹配,价值观是否和自己意志,是否有强烈的个人意愿。
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高级决策层可以做到。
二级招聘市场就是一个按照条件筛选人的市场,学历,履历,垂直领域的工作经验,二级招聘市场非常残酷,他们把人当成数据,所以他们有更多标准,偏见,规则,甚至说标准越严苛,筛选的人才就越精准。
因此,在二级招聘市场里有优势的就是那些“学历优,履历佳且垂直“的人,懂二级市场的人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适配性。
学历不足,补充学历,履历不足,要进垂直赛道的公司,顶尖公司进不去进排名靠后的公司学习,拥有垂直领域的工作经验,同行业同领域同类型的公司在做的事情本质都是一样的,有了垂直领域的工作经验后再进入顶尖企业变得非常容易。
最适合二级市场的一条规则是”职场破窗效应“,如果你能进一家好公司,那么未来吸引的都是和ta一样优秀的机会甚至有更好的机会,如果你一直都在很差的公司,那么未来你吸引的都是和ta一样差的机会。
解释下来就是你想求职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级工作:了解目标行业领域类型公司到底需要你提供什么——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提供不了的用其他的优势来置换——最终达成转型入职目的。
未完待续!
此前写过:干货帖 | 如何靠chatgpt/谷歌bard快速了解行业+公司?具体请移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