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AI这么久一直找不到方向,周围所有人都在说这是天大的风口,
我越来越迷糊,我最近归纳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目的是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要做什么,在去行动,
不能做无头苍蝇。
分为两个部分:、
1.商业变现有哪些方式,我自己捋出来,最适合我的是哪一个
2.定位
商业变现模式自己归纳整理,然后判断那些是可以自己用的。
这是我自己明晰方向的一个小随笔,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一些借鉴意义.
挣钱是怎么挣的?
1.打工:
完成工作挣钱(廉价劳动力)
有技术的比没有技术的工资高(例如:要求RPA人才/AI人才)
本质还是挣的老板的钱
老板自己去想路子
2.满足需求挣钱
在里面划分档次(大需求,小需求/可持续,不可持续/天花板高,低(行业堡垒)/高客单,低客单价)
细分:多领域1.娱乐需求(别人高兴了你就挣钱)
满足什么东西?--情绪价值
总结:好玩
2.成长需求
例如:就是让大脑变得更好的东西,都是满足成长的需求。
其中又划分(例如自尊建立,心理疗愈)
既是满足后续可持续发展(有用,有益,有感情)
同时满足情感需要。
这是其中一个小叉口
3.享受需求
旅游,消费类别。
在这些东西里面又再划分由此衍生出来的
1.掘金修船
中国古话就是当老师,收徒挣钱。
也就是教手艺。
别个不会,你传授给别人。
(信息差挣钱)
2.撮合生意
这个也是个统称
它是怎么回事,本质上是资源整合,杠杆借力。
(赚的资源的钱)
3.在细分一个东西
认知挣钱
1.你见过别人没见过(收徒,讲东西,别人不知道你知道,挣钱)
2.提高别人的认知,满足别人的发展需要挣钱。
3.无货源模式
它的搭建本质上是风险让别人承担,别人去跑项目,投资。
自己获客了之后,有一单赚一单。
无货源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思维。
古代叫做空手套白狼/外国就是农民的儿子娶了洛克菲勒的女儿
4.卖东西挣钱
流水线上产出产品,
生产,销售-----厂家赚的差价
销售赚的人力。
一条产业链
5.信息差,认知差,资源差,执行差。
本源:
所有商业的本质都是来源于创造价值,对别人施加有利/有害的影响,你影响力越大,你就越挣钱,
因为有人就有钱,有追随者就不可能饿死被追随者,同时你有足够的影响力,大家都需要一点东西就各自瓜分,
人也就聚齐起来(很简单,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人做成的,而是抱团取暖)
有人档次高就是施控者,有人档次低就是被压榨者。
还有一种人是游牧人,它既不施控也不压榨别人,它就是满足别人大脑里的幻像,
靠的就是满足别人的多巴胺挣钱。(与世无争)
三种人:
1.施控者
2.压榨者
3.游牧人
所以我们做事情不要想挣钱,大家都会算,我们要赚的是别人赚不到的钱。
同行案例那么多,有人跑成功了,有人死在沙滩上,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同行案例
进行像素级模仿和对标来完成0-1,1-10,当有了一定影响力之后。
10-100,这个阶段,拼的就是运气和命了。
所以很多东西要抢占风口。
风口:
风口的意思就是需求的意思,一个风口出来会扼杀很多原来的需求,以更简捷的方式替代掉。
风口是对原生行业的颠覆。
所以企业家经常会说创新。
有些东西是无可替代的,企业的行业背书,企业的用户,企业的情绪链接,心理效应。
超级个体:
就是因为AI出来,一个人也可以像原来的公司满足需求(依靠科技和自动化),
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大公司生态位已经垄断了,会诞生无数小的需求。
这些小的需求就会由个体来满足。
也就形成一人公司,超级个体。
无数人势必涌入虚拟领域,因为网络让我们从咫尺天涯变成了村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影响力。
(剩下的底层怎么办?很简单,奶头乐,安乐死)
这是一场大洗牌。
所以其实AI不重要,AI只是一个手段,真正重要的是IP,你抢占的那个生态位.
你身边能不能聚集起足够多的追随者,你能不能满足足够多人的需求。
行业know how与素人
拥有行业know how的人与素人之间的争夺也会更加明显。
AI让素人拥有神兵,只要他会用,他可以跟修炼的一般的行业know how干仗。
特别牛逼的肯定打不过。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也就是说,未来每个人都有赚钱的潜力,但是钱只有那么多。
这就是血战。
马太效应,富者越富,穷人越穷。
什么最重要?定位最重要
定位包含哪些理念和概念。
1.认识你自己 2.具象化的方向
很多人根本不是做生意做丢的,而是自己跑,没有具象化的方向。
东打一拳,西打一拳。
把自己弄丢了。
而有些人他知道自己适合练腿,他就专攻腿功。
然后具象化寻找方向,
1.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练什么武功?
2.怎么做我才能进步最快(效率)
贵人和平台生态
武功秘籍和自己勤学苦练(执行)
3.我练这个武功的目的是什么?
所有东西也都是我们说的“价值观”,价值观引领方向。
我们做生意,挣钱,我们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挣钱从来都不是目的,是为了我们更好生活的需要。
灵修与进化论的奥秘:明晰自己的价值观与使命
灵修讲究超脱大脑,进化论讲的是“活下来”。
大脑不会在乎你开不开心,它只在乎你有没有活下来。
灵修讲的是就算你什么都不要,你照样可以开心,因为所有东西都是由内寻来的。
这跟我们说的商业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学编剧的,编剧会讲故事,
故事:
故事有个东西叫做“主观需求”和”深层需求“
你想要什么(want)
你需要什么(need)
角色的苦式结局往往就是忽略了你的深层需求,而去探寻主观需求。
拆解易洋哥:
例如:洋哥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为什么我经常学AI想跑路。
很简单,我们按洋哥上次直播的三个目标进行切片
1.考上华师大研究生
2.当上高管
3.影响1000万人。
洋哥光是360就套现了3000万,还有稳定的工作,为什么瞎了出来创业?
很简单啊,因为他的深层需要没有满足。
可能这个深层需要就是我想证明一下自己/或者什么创业者永远保持热情
为什么讲商业讲起灵修了?
很简单,你自己要想啊,你干嘛做这个事情,别人怎么做,你怎么做,
那不成傻冒了吗。
就像你高中时候你学霸同学放弃保送名额,说想挑战一下自己。你个学渣,爸妈给了很多钱给你整来给名额。
你也不要,你说你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你个吊毛,一挑战就进大专了。人家进清华。
这本质上也是在讲定位。
前面讲的是商业,趋势,后面讲的是个人层面。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是最好的方向,苦心去经营,别人干不过你的。
一句话总结:
先捋清楚,以终为始,不要成为AI时代错过机会的炮灰.
欢迎链接,讨论,交朋友嘛哈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