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实战分享:辅助建社群
AI课程教程满天飞,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真实场景的目标,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AI的用武之地,辅助完成真实任务。
在实践中摸索复盘,掌握AI技能,掌握领导AI的本领,无论是工作,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能更扎实更高效。
今天实战分享:如何让AI辅助建一个自己的社群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建属于自己的社群,社群的价值以培养某个习惯、学习一项技能、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等等,以此为目的建社群,社群就是一群有共同需求的人抱团一起成长,优质的社群资源能给我们带来很大改变与收获。
优质的信息源,决定你的决策成本,优质的工具,决定你的执行成本。
因为我最近参加了探元素的《链接》,这就是我的真实目标与挑战。想想如果让我建一个社群,能给别人提供价值与帮助,带着社群小伙伴们每天一起打卡,一起完成任务,最后完美战果收官。
但是......
我迟迟没有想到自己有哪些技能资源可以分享给别人,想了几天都想不到可做的社群主题,极其郁闷。
后来,终于想到一个特别感兴趣的社群主题:「7天,带20个小伙伴们一起提升捕捉生活需求商机的敏感度」
这个主题我特别感兴趣,但是我不擅长引导带领别人去做,而且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洞察方法,提升洞察能力,只知道一两个皮毛方法。
此时AI就能派上大用场了,借助AI一起完成建社群的目标。整个社群的框架内容我都是基于AI完成的。
一开始我选择使用的AI工具:通义千问、智谱清言、kimi Chat
向AI提问时,给AI设定一个更恰当的角色身份,要求阐述得越清晰,更易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结果。
第一次提问内容如下,自认为自己的提问表达非常到位。
“你的角色是中国商业顾问,战略营销咨询顾问,而且还是做社群运营的专家。我现在要做一个社群,我把基本信息和你说下,你帮我进行优化。
1、我的社群名字:洞见需求,把握商机
2、社群目的:用7天,带20个小伙伴一起培养对身边商机需求的敏感度。
3、要求:
(1)这个社群设定的用户是普通人,每个人现在都希望做自己的个人事业,那么希望这个社群7天的内容是能够帮到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工作中,在方方面面的体验中,试着学会洞察平时注意不到的隐藏需求,可能有一天会变成可执行的产品与服务。
(2)希望在为期7天的社群里,能每天逐步交付一个小方法,让用户去实践,7天社群活动结束,大家可以带着这样的习惯和方法,观察自己,观察他人、观察生活、观察每个行业、观察每一次体验,发现背后潜藏的小需求。
(3)7天社群活动,每天让用户要做得事情,要简单易懂,特别方便执行,而且发起人也要便于引导。
(4)7天社群活动,每天为用户分享的内容,希望可以提炼成好记的方法,比如数字形式:1个核心,3个微行动,也可以是顺口溜,让这个方法有记忆点,融入习惯融入行动。你可以再扩展其他思路
(5)7天社群活动举办的内容以列表形式呈现,第1天,第2天,第3天…….
(6)7天结束有个结营仪式,我希望这个仪式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有什么方法借鉴嘛?
(7)社群名字和社群目的 可以帮我再修改完善,给我5个可选方案,我做参考
请看完所有要求,再做答复”
将问题同时抛给3个AI小助理:通义千问、智谱清言、KimiChat
根据回答,我选择阿里通义千问生成的内容思路更符合我的要求,所以后面建社群的辅助工作,继续用通义千问来配合。
一起提升对身边生活商机需求的敏感度,有哪些方法?让AI生成多个方法,我挑选合适的方法,标准:易理解好操作,有匹配恰当的示例参考。
后来发现,我只让AI一直帮我提供主动发现主动问询的“显性需求”了,还有一个类型的需求,我完全忽略了,有些需求需求者(用户)和其他人根本都不知道,但是这个需求本身是存在的,这种叫“隐性需求”,再次向AI提问从罗列出的方法中挑选,标准:易理解好操作,有匹配恰当的示例参考。
我在搭建这个社群过程中,问了AI很多问题,当AI输出的反馈内容,不符合我的要求时,就不断整理修改自己的提问内容,直到生成自己能用的内容:操作路径指引、模板示例、话术等等。
在做的过程中,我挑选几个向AI问过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思路,供参考学习:
① 7天社群活动规划,这个写得比较笼统,再进行完善,让社群发起人和参与者知道具体怎么去做,也可以举2个例子,把这7天的内容讲明白
② 7天社群活动规划,我想针对的是普通人,让他们通过7天活动,掌握最简单易用的洞察需求的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你能再重新出2版7天社群活动规划,如果每天需要提供模板资料案例,一起提供
③ 你上面提到的模板资料给我提供一下,另外让用户做什么,每一步对应给我3个很简单常见的例子,这样更好启发参与者每天打卡执行
④ 你上面给我提供的模板资料都不错,而且让用户做什么,每一步对应给我3个很简单常见的例子,这样更好启发参与者每天打卡执行,例子也举得不错。再按照上面的形式,再出2版内容,例子要求是以服务为主,不是有形产品为主。
⑤ 基于这个主题,再帮我出3个版本,要求:适合多数普通人,7天社群活动能轻松上手,方法实用好记,平时能随时应用起来。7天的内容涉及模板、资料、案例依依列出来,每天交付的内容,要给参与者举3个通俗易懂的示例,便于每天完成打卡,能够引导他们思考。我希望在最后一天第7天,提炼总结一周的实际方法,让参与者真正能带走落地方法,应用到生活中
⑥ 现在你的角色是扮演社群中两个不同的参与者,以这两个参与者身份,完成7天的打卡。分别输出两个版本的打卡内容,要真实具体.
再挑2个问答典型示例,供参考学习:
1️⃣ 我要建个社群,带大家一起提升在生活中捕捉商机的敏感度,我想到一个小方法:旧物利用,想在社群中加入这个活动,帮我优化旧物利用这个名字与挖掘需求有关联,并说明一下这个方法对捕捉商机有什么帮助,并列出在社群中希望参与者交付的内容,并举3个示例,让参与者能参考后,完成社群打卡。
AI回答:
社群名称:【生活灵感·旧物新生商机】
活动主题:【旧物重塑需求之旅】
通过“旧物重塑需求之旅”活动,我们鼓励社群成员以创新思维重新审视身边的旧物,挖掘其潜在的商业价值。旧物利用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资源循环再思考、产品功能再定义以及市场需求再匹配的过程。这种从旧物出发寻找新商机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大家在生活中捕捉商机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旧物新生灵感日志:每日记录一个关于旧物利用的新灵感,可以是身边小事,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然后从中提炼出可能的商业机会。
示例一:《废弃玻璃瓶点亮乡村民宿风情》内容:乡间旅行时,发现废弃玻璃瓶被创意装饰后用于民宿照明,由此预见乡村旅游消费升级中对于个性化、环保装饰材料的需求,提出了开发特色装饰品或提供定制化民宿改造服务的商业构想。
示例二:《废弃家具再利用:打造复古咖啡馆的独特风格》提案内容:基于对废旧家具市场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将其整合应用于复古咖啡馆的设计装修中,分析预期的消费人群、市场接受度以及潜在的盈利模式。
示例三:《废旧衣物变身环保购物袋》参与者将废旧衣物改造为实用且时尚的环保购物袋,并分析这种产品如何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需求以及市场中绿色环保产品的空白点。
2️⃣ 培养普通人对身边需求商机有敏感度,我想到了几个方法:比如从生活体验中观察需求痛点、采访他人、采访特定群体的需求痛点,还有一种隐性需求,就是某个用户某个特定群体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需求痛点存在,但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人发现而已,这种有什么好实施的方法,可以挖掘到这种隐性需求呢?
再列出可落地易操作的10个方法,操作路径,每个方法 对应的参考示例列3个,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可以参考去实践。
节选的部分回答内容如下:
1、用户旅程地图绘制法
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或服务流程,详细记录目标用户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步骤、感受和交互点,感知潜在需求。
参考示例1:
宠物寄养服务:
开始:宠物主人为宠物预定寄养服务。
步骤1:填写宠物信息表格时,对于特殊需求选项不够全面。
步骤2:入住期间,监控视频画面质量差,主人无法了解宠物状态。
步骤3:宠物饮食和护理方案标准化程度高,忽视了个体差异。
结束:取回宠物时,未得到详细的寄养记录报告。
隐藏需求:完善宠物信息登记表单、提升监控视频清晰度、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及提供详尽的寄养日志报告。
2、情感日记法鼓励用户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反应,以此识别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需求的触发点。
示例1:情感日记·生活体感
用户在写情感日记时频繁提到周末时光难以安排,从而意识到需要一款亲子活动规划工具。
示例2:情感日记·社交网络新体验
用户在日记中表达了对当前社交媒体过度消费时间和信息过载的不满,这提示我们可能需要开发更为人性化、聚焦深度沟通和真实关系建立的新型社交平台。
示例3:情感日记法·生活洞察
用户在情感日记中记录了对家中老旧物品的情感依恋,同时也表达了它们功能不足的困扰,从而洞察到市场对于既有情感价值又具有现代功能升级的家庭纪念品定制服务的需求。
3、趋势预测与社会议题挖掘
关注全球科技、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结合专业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前布局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需求。关注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和政策导向,从中捕捉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消费需求。
参考示例:
(1)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旅游服务,打造特色乡村民宿和体验式农业观光项目,促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
(2)关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需求,研发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如智能拐杖、远程医疗服务、社区食堂等等
4、市场空白分析梳理行业细分领域,寻找尚未被充分满足或未被开发的产品与服务空缺。
操作路径:
(1)选择一个目标行业:食品行业
(2)食品行业市场细分:根据产品特性、消费者需求、消费场景、用户群体等因素,将大行业拆分为多个细分领域。食品行业:有机食品、功能食品、低糖无糖食品、特殊膳食(如无麸质、素食)等。
(3)消费者洞察:找出现有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或者忽视的消费者需求。
参考示例:
(1)发现健康食品市场中低糖、无麸质烘焙产品、植物肉制品、功能性零食(针对加班族或运动员)、儿童营养配餐的稀缺,推出相应产品以填补市场空白。
(2). 在个人护理市场上,针对青少年肌肤问题设计专用护肤产品,因为现有产品大多面向成人。
最后附上由AI辅助,我整理后的成果,还没最终完成,但社群内容框架已经基本成形。
社群内容基本框架:
1、整体说明:
① 选的这个社群主题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借助AI完成,所以有个担忧,自己也不擅长这个主题,怕在社群活动中,无论是从讲述、引导、操作,中间有断点,先跑整个建社群的流程。
② 社群目的:通过社群练习后,能有启发性的思考,将 13个小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习惯中,想到更多方法捕捉生活中的商机需求点。
③ 通过13个小方法,带大家练习尝试对身边生活商机需求的敏感度。
④ 为了便于操作,每个方法的目的是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每天打卡交付内容你可以畅想多个解决方法,只把想到的创意想法记录完成打卡即可。
⑤ 进一步的探索实践,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自行探索。也许能为你个人事业助力,找到一个切入点。
2、提供的方法:
主动挖掘可能的显性需求:
第1个方法:日常生活洞察
第2个方法:产品/服务体验反馈与优化建议第3个方法:他人服务体验访谈/特定群体深入访谈
第4个方法:再生慧眼·生活旧物·新商机再造
挖掘可能性的隐性需求:
第5个方法:情感日记法
第6个方法:用户旅程地图绘制法
第7个方法:多元渠道倾听用户声音
第8个方法:跨界创新:不同行业融合
第9个方法:趋势预测与社会议题挖掘
第10个方法:与需求者共创
第11个方法:场景重构与问题倒推法
第12个方法:竞品分析(痛点竞品对比)与行业报告(待定 ,可能会删掉,这个我也不擅长,有一定难度,自己不会带领与指导,暂时提供这么一个思路)
3、需要继续完善填充的内容:
① 每个方法对应的模板样式,每天如何填写打卡
② 涉及的其他素材:文档、课件、音频、视频等形式,需提前录制好
③ 关键话术:提醒群成员打卡,社群开始与结束分享时都分享哪些内容,需提前准备
④ 宣传海报文案的准备,吸引感兴趣的人加入社群
我这次跑完建社群的整个流程,以后自己建社群就很容易上手了。
这次建社群的心得体会,我的收获:
① 了解了社群的类型价值,整个社群建立的步骤,需要的关键素材、模板、操作指引、运营话术、宣传海报通通都按流程做了一遍,以后自己建社群就轻车熟路了。
② 顺便还把AI运用得很完美。以前用AI只会提问扫盲,这次带着真实任务,让AI小助理帮我忙,一起完成任务,真是太棒啦!
③ 还产出了这篇复盘过程文字
简直是一举三得~
先完成再完美,实践过程特别重要。#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