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大模型kimi的一个访谈
看完了,Q&A挺清晰全面的。现在做一个产品创业,真只能是集团军作战了。从硬件成本,数据规模,到团队专业度和规模。目前直能依赖云计算平台的算力。因为算力的落后,所以暂时还看不到追上openAI的可能。
kimi不错,希望能跨越算力限制和标准,不要落后国外同行太多。希望开源社区能在英伟达CUDA标准外,成立一个开放的标准。
《链接》书中讲了全要素生产率和中国三次增长加速期的关系这。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第三次是在21世纪初。这三次加速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增速都是较为稳定的。变化的是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包括经济政策的放松,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的引入和升级等。
现在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低增长阶段(相对之前),那么想办法找到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法就势在必行了。AI和机器人,是目前明显可行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向。这两者将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创新效率,组织效率。上到国家下到个人都应抓紧这一波技术浪潮。
原文链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