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芒格50篇01: 芒格为什么比巴菲特穷那么多》 写在前面: 早就有出版社邀约我,写一本关于

《精解芒格50篇01: 芒格为什么比巴菲特穷那么多》

写在前面:

早就有出版社邀约我,写一本关于芒格的书。还有一位我特别尊敬的出版人,为此在上海和我聊了2个晚上。但是一直没开始做。
我觉得,写关于芒格的书,要么不写。要写,就必须写出对芒格思想的读解版。类似于后学大儒纷纷注解《论语》。
不仅仅是要明白字面意思,更要明白这些话对老手来说,意义何在。对新手,意义何在。

芒格最近去世了,去世的芒格,比起我来说,是很有钱的。但是比起他的搭档巴菲特,那真的是穷多了。
巴菲特的财富,一度拿到过世界第1。而芒格,仅仅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335位。
为什么??

本文3000字,点赞多了会继续往下写。这真是百忙之中。

01
芒格的话: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获得中等的业绩)。】
这是芒格的话,他的很多思路,是以终为始的。也是有反向思维的。
一般人追求的是怎样做对,他追求的是怎样不犯错。
比如他经常说:如果我知道我死在哪里,我肯定不去那个地方。

但是,芒格一边追求不犯错,一边又不会【远离不确定性】。他基本从各个方面做出了【一边拒绝风险、一边又勇敢拥抱不确定性的】最透彻的论述。
芒格拒绝的风险,所拒绝的是【高危险性的风险】,是不能承受、要死掉的风险。

他之所以拥抱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由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所组成的。另一方面,只有不确定性,才会带来利润。

如果有人只能接受“不确定性的反面”,就是这里说的【随大流】。

芒格这里说的很委婉,随大流只会让你达到平均值。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基层来说,现实要比芒格说的还要残忍。
芒格说的是投资市场,如果你随大流地选股票,只会在投资回报中拿到平均收益。

但是,对于基层来说,对于职场人来说,对于创业者来说,随大流只会获得稳定的平庸。这里的平庸,对于人生来说,由于机会成本特别昂贵,所以很多时候连收益都算不上。甚至是一种亏损。

所以,无论是人生选择,还是行业选择,还是投资选择,一方面要找到【可能会死在那里的地方】,然后坚决不去那里。
另一方面,剔除掉【可能会死在那里的地方】之后,在余下的很多选择项中,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02
芒格的话:
【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如果你问自己是否过了能力圈的范围,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你在某个领域越是专家,就越知道专家的局限性和现实的不可预测。就会越谨慎。
你知道边界在哪里,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有能力,并且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活下来了,然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法则。
这些经验和法则构成了【边界】。

你没有经过各种事故,没有在事故中幸存,没有因为自己幸存下来了而总结出一些经验和边界,那只能说明你是个新手。
新手具有的一些技能,是不配称之为能力的。只要你对【事情在你的掌握之中,在你的能力范围内】这个判断,稍有怀疑,就说明这个事已经不在你的控制之中,也就不在你能力范围内。
作为基层草根也好,作为牛人大佬也好,此时应该请外援了,或者引入新的变量。通过你对新变量的熟悉掌握程度,使局势重回控制。

03
现在回到标题:芒格为啥比老巴穷那么多?有的朋友总结了2个原因。

1-1,巴菲特比芒格的专注时间长。
巴菲特从10岁开始炒股,30岁的时候从股市上赚到了第1个1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万)。
而芒格读书到一半去当兵,然后当律师,干了10年律师才发现【律师行业不能赚大钱】,才去搞房产,并赚到了他第1个100万。
巴菲特比芒格多干了20年的投资。

如果是高翔多干了20年投资,由于高翔和芒格二人之间的巨大差别,多干20年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巴菲特多干了20年,对于巴菲特、芒格这种级别的高手来说,非常关键。

巴菲特无论是第1个,还是第2个100万,都是通过投资来做到的。
而芒格是通过房产赚到了100万,然后才进入了投资业。

1-2,1969年超级牛市中的不同表现。
1960年,巴菲特通过股票,芒格通过房产,都赚到了第1个100万美元。芒格搞了自己的合伙公司。
然后是1969年大牛市。巴菲特在该牛市中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合适的产品可以投资了,就解散了产品。芒格认为自己更厉害,继续寻找机会,接着再1973年跌了31.9%,1974年跌了31.5%,被迫同意合伙人撤资。后来尽管1975年芒格收益了73.2%,但是本金已经大大减少。

据此,我的朋友认为,【到了巴菲特和芒格这个级别,投资专业水平相差无几,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和运气,决定了绝大部分的结果】。好,以上是我朋友的看法。我认为以上第1点很有道理,第2点似是而非。

04

除了以上第1点之外,我个人认为还有很重要的1点,是芒格没有追求对自己产品的绝对控制权。
他这方面的意识不够。你可以说他乐天知命,格局很大,也可以说他缺少警惕性,也可以说他缺少欲望。

缺少警惕性:比如1960年代他在惠勒芒格合伙公司中,没有追求绝对的控制权,从而无法说服合伙人。

缺少欲望:比如他在1975年之后和巴菲特合作,合作几次很爽之后就在巴菲特公司当了副主席,拿到了伯克希尔公司2%的股份。

我之前读过《芒格传》,根据记忆,芒格是应该能够拿到更多股份的。即使当时不行,后面根据合伙后自己的独到贡献,是可以追加投入,多购入公司股权的。

反观巴菲特,【他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权经过了多次稀释,仍然是38%】。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起始于这件成功的、伟大的事业中,双方所占股权不同。

对于公司股权的漠视,还有一个反面案例,就是最近10年的盖茨。

05

芒格为什么比老巴穷那么多?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芒格没有受到巴菲特的多么强烈的影响。

一句话,面对牛人强人,芒格的自我更新迭代速度不够,程度不够。

无论是芒格,还是巴菲特,还是他们的传记作者,还是他们的热爱者,都认可这么一句话:【芒格对于巴菲特的影响,远远超过巴菲特对芒格的影响。】

巴菲特说:“格雷厄姆教我买便宜货,查理把我推进了不要光买便宜货的投资方向。这是他对我的最大影响。要把我从格雷厄姆有局限性的观点中释放出来需要巨大的力量,那就是查理的意志力。他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

巴菲特还不止一次承认:他那些最有名、最赚钱的投资,几乎都是在芒格加盟后发生的。

老巴从芒格身上学到了多少啊!

【分辨出自己生命中哪些是贵人,尽其所能地多受该贵人的影响】,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关键的。
在财富积累、个人迭代的道路上,这也是非常隐秘、常人不知道的。

再优秀的顶尖高手,可能都意识不到以上这点多么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芒格那么严重地影响了巴菲特?
因为芒格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职业,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广度】。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巴菲特如此之牛逼,却无法同等程度地影响芒格?答案也是——因为芒格读了很多书,且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广度】。所以他固步自封的心态强于老巴。

所以他看过了世界,觉得仅仅是金钱似乎也没有那么那么地可爱(当然也很可爱)。

我有一个感觉:
巴菲特是会为了金钱,不断升华迭代,改变自己的。芒格似乎不太愿意为了金钱,而不断升华迭代,无休止地改变自己。
(当然巴菲特也曾强烈咒骂比特币,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好,本文完,有啥对于芒格的看法,欢迎评论,欢迎交流。更欢迎提问。
要知道,好的问题,比好的回答,还稀缺。

生财

视频号操盘经验:1人,10人,100人的付费投放策略有哪些不同?

2024-4-9 3:11:21

生财

大家好~我是小又 裸辞全职做自媒体一年多,2023年营收19.67w,除去一些合作伙伴的分销返点,

2024-4-9 3:11: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