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飞《产品经理 从入门到精通》
按照自己的理解,提炼一些给产品小白的建议。
不要抱着“现在互联网特别火,产品经理门槛也不高,薪资待遇也不错,我觉得可以试一试”的想法,别只看到光鲜最牛的产品经理都在干什么,惨一些的产品经理可能在日复一日写无穷尽的文档,和技术人员扯没完没了的皮,新产品刚开始几个月都没有用户,难以获取成就感;成熟的产品又不会把重要的功能交给你,只能打打下手。对产品的所谓热爱并不是找工作的筹码。
互联网的人才资源中,好的产品奇缺, 圈外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所以大公司会特别看重面试者的背景经历,看是不是可造之材。 敢要新人的往往是中小公司,他们需要能做事的,而不是在资源紧张的时候还要给你做培训,更多情况下别人希望你能做到。
产品经理不是一个画原型图写文档的,更重要的是理解用户和需求, 产品设计的交互和UI在产品中起到的作用只占10%。
沟通调研 ,涉猎广泛,多去想为什么? 同理心很重要。能够快速切换成小白状态,保持好奇心,虚心求教,多看书。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方法论体系,挖掘深层需求。
市场≥用户≥问题≥需求≥功能≥产品
简历:
要把和产品经理有关的内容作为重点,比如曾经主持过xx项目,达到了什么效果,以此证明了领导协作能力。甚至在读书期间,参加过辩论赛、组织过晚会、主持过社团都可以拿出来说,你对某件事情有什么贡献?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假如没有你,这个事情会怎么样?
写有差异化、更多不可替代性的事情:你可以组织学校晚会、可以在实验室做项目、可以在本科期间就发表论文、甚至可以在学校里开小卖部,这些都是别人未必能做到的。 而如果简历上写自己是重度APP使用者,读过市面上产品经理有关的书,对产品很感兴趣会用Axure…这些没什么价值,谁又不行呢。
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作品,这个推荐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来和喵喵老师学习链接
面试:
千万不要表现出对自己半点信心都没有,永远对别人表现出一副求求你让我进团队,我想学点东西,哪怕天天叫我打杂跑腿倒垃圾都行的样子。
不要总表达是来学习、来消耗别人的,要表达自己是来做贡献、来产生价值的。
面试的三个核心标准是:逻辑、同理心、经验,对应了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知识沉淀三个层面的需求。
表达要前后有逻辑关联,有条理性。切忌问的是如何解决问题A,回答却扯到如何解决C问题;或者硬要说一个结论,却无法说清楚缘由,只能说“我觉得就是这样”。
学生经历比较有限,但阅读也是很重要的途径。爱折腾、爱读书、对世界怀有好奇心的学生更值得信赖。
这本书提到了面试官一些具体考察流程方法,用技能层次图表和分数来评比,对面试有很多实用具体的帮助,感兴趣的可以去下单,物超所值。
信息的获取:
有选择性地阅读,少使用 看不完的碎片化信息、门户新闻平台,多选择能够订阅的、个性化的信息平台,整理信息源。
百度「产品经理新手」「产品经理入门」有好几千万的答案,前面的几条都是“知乎”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的文章,够看一阵子的。
知乎的「产品经理」话题下,有一千多个精华答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有更多精品文章。
书籍:京东搜“产品经理”,第一页的书都值得买回来看看,也可以看别人的书单。
永远记住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去应聘也没人指望你是张小龙、乔布斯,大家对产品经理岗位的误解尤其是:以为产品经理是孤独的,一个人闭关蒙头思考然后拿出来产品。其实是洞察人性,小步快走、慢慢迭代的。 多接触存量用户和潜在用户,而不是冥思苦想。不要一上来就说要做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
不要想着碰运气,把精力都放在到处打听找什么渠道能更快地加入一个团队,“如果提醒他们应该多读些书、多看些资料,他们就会把手一伸:快告诉我哪本书、快告诉我怎么学,好像给他们几个锦囊就行”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写东西。 在知乎、简书、星球、公众号写,有一定水平可以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去写。只要是干货,就能成为特别出色的加分项,而且写东西能让你的知识成体系。
如果真的感兴趣,那就不停地写竞品分析报告、产品需求文档和优化建议,不断地去优化去改。尤其是你特别喜欢一个公司的产品,那就专研透,不要泛泛只了解到普通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要提出让设计者眼前一亮的建议。 现实很残酷,最容易入行的,还是知名高校毕业生,那些拿的出自己作品的人。
如果一个团队有厉害的人、有靠谱的事,那不管怎样都要挤进去。
刘飞老师的公众号是:刘言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