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 有技术背景的人,应该时刻对新东西保持敏感
链接
这是今天苹果 ipad pro 的推文。
没错,点击展开,这很黑科技。
于是我研究了它的原理,发现涉及到一些前端开发的知识,好在自己做技术出来的,看了一会儿就懂原理了。
但懂原理有毛用,吹牛吗?显然要拿来想办法赚钱/赚流量啊。
于是立刻做了一个比较粗糙的复刻版,顺便讲了下实现逻辑。
其实自己已经记录了具体的代码操作、和文章发布过程中的几大神坑,
但时间有限,全部写清楚时间成本很高,剩下的完全可以放到后半篇里写。
我的复刻+逻辑初步拆解:
链接
很大的一个感受是,有技术背景的人,应该时刻对新东西保持敏感。
这里的“技术”不只是写代码,我觉得所有手艺人(设计师、程序员、手工匠人、画家)都应该对自己的技术相关的一切 新事物 保持敏感。
很多时候我们专精某一领域之后,对这个领域新事物的了解就会浅尝辄止,觉得“嗯想法不错,也不难,不算什么,我想学的时候学一下就会了”。
但这也是手艺人常常出现的思维短板…
面对一个新事物,有很多处理方式的。
对于你业内的小白,可以出教程,赚钱。
如果看起来很酷炫,可以跟媒体人/广告人合作,赚钱赚名声。
要是这个新事物很火,借热度,有流量。
哪怕这个新事物冷门,找到它出现的原因,针对它面向的需求,赚一波信息差。
……
诸如此类的方法有很多,但核心原则就是「敏感」。
我以前因为不敏感错过了很多明明可以赚钱的机会,现在想想,机会真的遍地都是,虽然不是每次都捞得到实实在在的票子,但不多去尝试几次绝对后悔。
对我来说这次也一样,很简单的几步:
1.发现新事物,
2.找到我擅长的切入点
3.选择一个最快最省力的产品形式
4.完成一波操作,根据反馈决定后续行动
如果每年能尝试十几二十几次这样的玩法,
就算没赚到钱,
在自己的领域内,也算经验颇丰了吧~
另一方面,从营销的角度看,肯定是发声越多,出爆款的机会更大。
闭门造车(或者叫闭关修行)虽然也有成功案例,但毕竟少之又少,更多成功案例是迭代和积累出来的;就算是一个很小的版块,持续迭代也能做到非常不错。
每天在互联网世界里都有大量的人因为热点富起来,撞热搜、中锦鲤这种事情只属于极少数,更稳定更可靠的“生财之术”无非就是前进积累前进积累,在拥有自己信仰方向之后钻进去干。
以上思考比较倾向于技能爱好者:会赚钱的老大哥干啥都能赚钱,技术爱好者太容易“钻进去干”之后“出不来”,忽略了一些明明可以赚钱的机会(我自己深有感触)。
生财圈子里有各路高手在,枸杞经验不多,都是一些小想法,望能抛砖引玉。
我是搜索爱好者枸杞,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