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来,产品出身。
2018年开始进入少儿在线教育圈,国内起项操盘在线教育业务最早那一批,属于开疆拓土的那一代(半年无投流情况下做到月GMV1200万,毛利率85%+)。
进来生财很久了,今天浅浅的聊聊这些年来,在在线教育上的思考和理解-知识付费到底应该肩负什么使命?
这里多提一句当年投身在线教育时的内心期许,就是多年之后,自己的孩子问我是做什么的时候,我会很幸福的说“爸爸是做教育的”。
其实,现在的知识付费赛道的模型、打法、模式,我们在18年时已经玩过了,再看到运营玩家们套路时,就像看到了他们背后的SOP,还是倍感亲切的。
2018年,我做少儿英语在线教育。同时期的VK在直播课赛道势头正盛,斑马在AI课上势如破竹。我在伴鱼,很有幸同期完整主导且操盘了线上教育的全链路。
那时的小班课、大班课、小转大、0转高or低转高、拓科、交叉复购、分销等模式,现在已经能在各行业的知识付费业务中看到了。
在伴鱼,我们打造了一个非常稳定且高产值的商业结构,靠这个模型顶住几大资本巨头扶持的竞品狙击。一个个的同行品牌倒闭跑路,而我们很轻松的笑到最后,且长期占据前三。
来看看三者的结构:
伴鱼:
1层(投放获流量+变现,ROI1.2)
投流获得绘本APP免费阅读用户-绘本APP订阅会员用户-绘本连续订阅用户
2层(无投放,流量内转,开辟AI课业务)
绘本APP订阅会员用户-童谣AI体验课用户- 童谣AI系统课用户- AI课横向拓科用户(自然拼读、英语、进阶数学、音乐、美术、围棋等)
3层(无投放,流量内转,开辟1V1直播业务)
绘本APP订阅会员用户-1V1线索用户-1V1首转用户-1V1续课用户;AI课系统课用户-1V1线索用户-1V1首转用户-1V1续课用户;
VK:
投放获取1V1线索-1V1首转用户-1V1续课用户
斑马:
1层(投放AI课业务):
AI体验课用户- AI系统课用户- AI续费用户
2层(无投放拓科,可续三年):
以英语拓数学举例:英语AI系统课用户- 数学AI体验课用户-数学AI系统课用户-数学AI续费用户
3层(幼升小导流):输送流量到猿辅导K12-猿辅导长期续费用户(12年的生命周期)
从结果上说就是:在同一个投放周期内,我们花1w块钱能卖10w块回来;而VK花1w卖8k,斑马花1w卖5k。
当然,大家会问这么亏,VK和斑马是怎么活的。
VK靠的是现金流,年流水70亿,但他们始终没有成功开辟出其他业务,常年亏损;
斑马靠的是服务、靠的是用户拓科和用户持续续费,1.5年的回本周期,斑马设计了幼儿三年的续费周期,之后斑马用户将被持续续费成为猿辅导K12用户。
伴鱼当月就回本了,且当月是10倍产出,且转介绍贡献了30%,分销贡献了50%。如果配套类猿辅导模式的长效续费生命周期,收益会更猛。
我在伴鱼做AI课的主要战绩(也就是现在的知识付费)
1.流量上实现自己造血,无投放月收1200w+,毛利率85%+
2.小转大转化率40%
3.社群运营人效是1:1500且社群运营兼班主任
4.行业首创返学费+小转大+续费+拓科模式(后期很多项目抄袭返学费模式,但只抄了皮毛,造成项目大多烂尾)
5.首创学员班长制,老学员带新一期学员
6.体验课完课率90%+
7.转介绍率30%,NPS值70%
8.首创线上教育二级分销,分销贡献50%收益
这些数据中有些目前仍然是行业记录,当下的知识付费赛道项目很少有能拿得出类似数据的。
商业上抗打,经得住行业PK;交付上,孩子们真的能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脱口而出,主动开口说,牢牢抓住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初心。
后来,天有不测风云,出于国情,实行双减教改,少儿在线教育进入颓势且一去不复返;
再后来,被少儿在线教育验证的业务模型、营销模型、销转模型、服务模型等滥用在各种教育产品上。
我相信大多教育产品是有教育目标的初心的,只是发现成年人给自己发钱学习要比给孩子花钱难得多,就这样教育产品不断让步妥协,知识付费慢慢形成了韭菜炮灰的第一印象。
写到这里,正式进入本文的主题:知识付费到底应该肩负什么使命?
首先,我的观点是知识付费既要养活自己、又要丰满大家、还要促进进步、更要疗育社会。
我把知识付费分为两大类:通识类和技能类,如:
通识类有:语言学习、性格课、收纳课、养颜课、养生课、职场软技能、沟通口才、女性成长、人文历史、前沿动态等;
技能类有:考公考研考编考级课、程序语言/设计/产品/运营等就业培训、个体经营、商业增收、短视频变现、副业等。
通识可以理解为长见识,技能可以理解为饭碗,前者更为轻松和从容,后者更为严肃和窘迫。
通识类是面上的,技能类是井下的。通识类好评好感度普遍高,NPS值普遍高;技能类费用花费普遍高,学成率普遍低。
现在知识付费领域已然变得乌烟瘴气,暴雷层出不穷,暴雷的大多在技能类,让本就不太安定的社会环境再添了不少哀怨。
知识付费本质上要从提升生产力出发,且交付后最终要实现提升生产力的。映射到实际生活或者社会现实中,他的价值是降低社会失业率和创业失败率,或者降低社会不稳定性的。
这是我理解的知识付费的使命,我也会用他来评估新的知识付费业务的价值。
王德峰说:哲学是帮助科学形成系统化的。
这让我大受启发。
商业需要站在原点看,需要用哲学理论,思想和精神来做抽象归纳总结。
所以,我的观点是知识付费的原点是生产力发展,发展生产力需要丰富自己,丰富自己需要环境改变、思维改变以及认知上的改变。
知识的付费应该是伪命题,他本就存在。
付费一是应当在深度求知中付费、二是为提速求知付费、三是为自己建立一个损失标的从而激励自己,达成后甚至可以返还。
当下,随着AI 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经济下行的社会现状,让我萌生了创业做一个经验学习、知识学习和科学学习的学习平台的想法,他的名字可能叫“创业在街边”。
他的定位是社会型企业,用来真正解决个体户、经营管理者、创业者等学习经验、技能、技术的需求,比如:
我是一个35+的中年人,我想知道开店选哪个店靠谱;
我是一个餐饮店老板,我想学习一下怎么在抖音卖团购;
我是一个服装店老板,我想了解一下服装店如何经营收入更好;
我是一个足浴店老板,我想打造成同城IP,需要怎么做;
…….
面向街边创业者,做一个持续学习平台。最终以降低某区域失业率、创业失败率、社会不稳定因子等为目标,不断精进。
本篇后面部分节奏有点快,先写到这里了,择时续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