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作内容的6个要点

持续创作内容的6个要点

链接

一、为什么内容创作很重要?

上一条我们说到“以终为始”,赚钱靠产品和获客,而知识类产品靠内容积累,获客靠持续的流量,持续的流量靠持续的内容。最后,都回到一个内容创作上。

当然,你可以靠裂变等引流手段、或者直接砸钱投广告来获客,但是前者对团队的运营能力有要求,后者对你的资金有要求,在刚起步阶段,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这两者的。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要扎扎实实从内容开始做起。

二、内容怎么分类?

说到内容,内容分为两个维度:形态和主题,形态包括文章、短视频、音频、漫画等不同形态,主题包括职场、健康、英语、育儿等不同垂直领域。

这里先不展开说。

三、内容创作中常见的三大问题是什么?

我们以文章这种形态来说,大多数人会遇到三个主要问题:

1. 一个是写不出来文章
2. 一个是虽然能写出来但是做不到持续更新
3. 一个是虽然能持续更新但是更新的文章太散乱,无法聚焦一个垂直领域,更无法加工成后续的知识产品。

四、用哪7个方法来解决这三大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 要选定一个垂直领域,盯着这个领域持续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2. 找到一种简单易做的内容模板,让自己能持续写出文章,一方面为你的内容平台增粉,一方面持续引流加你微信,还有就是做积累,便于后续加工成知识产品,这里的知识产品包括录播微课、直播课、训练营、咨询、知识地图等。

3. 给自己设定一个打卡机制,或者找几个人互相监督,每天互相盯着,做不到就惩罚,这样保证每天至少写一篇属于这个领域的文章,比如每天千字文行动。

4. 建立一个持续输出内容的素材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才能煮成饭,所以对于内容创作而言,一个垂直领域的庞大素材库必不可少。

5. 从你每天的时间中划分出一块专门用来写作的时间,这个时间最好是你的精神状态最佳、思路最顺的时候;然后,把这段时间,比如两个小时,划分为8个格子,每个格子15分钟,这样让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更细,不至于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任何产出。可以用沙漏或者番茄钟作为辅助工具。

6. 高效时间是用来写作的,而非用来构思的,如果用来构思,思绪会漂浮不定,两个小时什么都没写可能就过去了,所以,用白天的碎片时间来构思,有什么灵感,就用锤子便签及时记下来,高效时间用来写,这样搭配起来最好。

7. 高效时间怎么利用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要写的文章理出一个大纲,然后把白天记下的灵感挂到大纲上,灵感就像一篇篇树叶,大纲就像一棵树,树叶要挂到这棵树的不同树枝上,这样就条理清晰了。这个可以用幕布笔记来做。理出树枝(大纲),挂上树叶(灵感),然后针对每一个灵感展开来写,一个灵感写100字,10个灵感就有1000字,这事并不难。

五、为什么要确定内容模板?

最后,我要特别提一下,“找到一种简单易做的内容模板”,因为根据我和许多做知识产品的人聊,不少人卡在这个环节,写着写着,不知道写什么,或者说为了日更乱写,没有做到“栏目化”,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因为特色不是来自散乱的内容和产品线,而是来自一两个王牌栏目、一两款王牌产品,这样能更快打响你在垂直领域里的名气。

以知识星球@生财有术为例, 链接 是这个星球的王牌栏目,知识星球这款产品是王牌产品,亦仁没有做多个产品,而是把所有人力、资源、活动都投入到这个星球的运营上,这样可以不断吸纳各种资源,随着时间积累,从中孵化出更多栏目、项目、合作。

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滚雪球”,把碎片的雪花放到一起,压一个雪球,然后找一个有长期发展的坡,让它滚起来。

六、简单易做的内容模板有哪些?

那么,这样的内容模板是什么呢?我给大家介绍四种:

1. 维基百科写作法

维基百科是以词条串起整个网站的知识结构。

当你想写一个领域——比如育儿领域的内容,那么可以先翻阅这个领域的经典书,从中挑出365个基本概念或者关键词,每个概念/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每篇文章不用长,1000字即可,这样就能做到365天持续更新了,每天还不重样。

当你更新一年后,可以汇集之前写的内容,写一个《育儿词典》,以及基于此做知识产品。

这些基本概念/关键词从哪里来?一本书里面的词那么多,哪些才算是基本概念/关键词呢?

对于有经验的人,挑选并不困难,那对于新手,该怎么挑?有三个途径:一个是一本书的章节目录中出现的词;一个是一本书的最后附录的《术语表》;还有一个是这个领域的学科词典或行业词典。

2. 知乎写作法

和维基百科的词条不同,知乎是以“根话题-话题-问题-答案”来组织网站的知识结构,其中基本单元是问题。

知乎写作法就是从问题入手,收集你这个领域的问题,比如100个关键问题,针对每个问题写一篇文章,每周更新两篇,100个问题够更新一年。

写完这一年后,制作一个你的主题的《百问百答手册》,基于这个手册还可以制作一个录播微课。

此外,基于问题写作,每写完一篇文章,可以到知乎找相关的几个问题,把文章作为该问题的回答放到里面,还可以给公众号和个人微信引流。

那么,这些关键问题要从哪里找呢?也有三个途径:一个是领域的经典书,在章节目录和书中出现的问题;一个是平时你的学员或客户问你的问题。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知乎话题,比如关于赚钱的100个关键问题,就要从赚钱相关的话题里面,包括赚钱、财富、财富自由、变现、副业、理财、基金、炒股等话题。

先挑问题汇集到一起,比如有500个,再从中挑出关键的,比如100个。这一步如果用爬虫来做,那就更全面了,甚至可以做一个包含上千个问题的《垂直领域问题库》,一网打尽,够写十年。

怎么判断是关键问题呢,知乎上其实也给了答案,一个问题关注的人多、浏览量大、回答多,这个问题就可以认为是关键问题。

3. 豆瓣写作法

豆瓣这个社区比较庞大,有书影音,有日记,有小组和小站,我这里说的豆瓣写作法,特指的是“书评”。

先参考一些推荐书单,列出一份你所作领域的专属书单,比如列100本书,然后每本书写3篇书评,这就够更新一年的了。况且,每个领域的书远远不止100本。

每本书分为上中下,写三篇书评,因为只写一篇书评的话,可能会为了赶更新任务,导致这本书读得并不仔细,就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知识。

写完一年后,基于这些书评,可以做一个说书类音频课程或者领读训练营。

另外,写完一本书的书评后,到豆瓣对应的书下面,放上书评,里面植入公众号和个人微信,用来引流。

4. 查理·芒格写作法

查理·芒格最近几年在大陆很火,其中主要是因为他的多元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其中不止一个,至少有100个。对于一个领域而言,都可以跳出至少100个思维模型、公式、原理,每个写一篇文章,也够写一年了。

写完这一年,你对这个领域的认知绝对有质的提升,还可以把这一年写的模型,做成一个语音课、或者视频课、或者训练营(搭配每个模型的练习)、或者咨询服务。

最后,不管是词条、问题、书、思维模型,都可以把文章形态的内容,改编成音频形态的、短视频形态的内容,一石三鸟。

我们常说要做有复利的事,这就是有复利的事。

——
拓展阅读:

生财有术挖宝指南
👉 链接

内容创业的IPO模型:输入-加工-输出
👉 链接

再小的个体,也可以从0到1,打造出你的个人品牌
👉 链接​​​​​

自媒体写作的三大法宝:做自己+说废话+改三遍
👉 链接

设计一款知识类产品,需要考虑的12个基本问题
👉 链接

12个步骤:如何做出一门体系化网课?
👉 链接​​​​​​

26种原因:别人为什么要转发你的海报到朋友圈?
👉 链接​​

社群运营的秘诀,其实就20句话
👉 链接​​​​​

30个增加知名度的宣传方法
👉 链接​​​​​​

另外,可点击本帖标签 新媒体专栏 ,查看我在生财星球的更多帖子。
——
Written by:V先生
ChangeLog:20200407
——

老板,点个赞再走呗?持续创作内容的6个要点

生财

认养一头牛、90分、花西子、完美日记、直白、HFP、参半、王饱饱... 这些新消费品牌,大家是否了解

2024-4-9 8:11:27

生财

精华帖索引还没怎么传播,就被微信风控了,正在申诉中,在微信里面做点事真不容易。 星球内可以正常访问

2024-4-9 8:11: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