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财有术 4 个月了,回顾了下,才发现生财带给我的改变居然这么多。有感而发,写一篇总结贴吧。
先介绍下我吧,14 年气象专业毕业后就转行做了程序员,之后供职于互联网公司,做过安全相关的开发,现在是某平台的反作弊工程师。
工作这么久,也发现了程序员(包括我)的一些通病。
(1)对钱的傲慢与偏见。
对于任何涉及到钱的东西都嗤之以鼻(这玩意居然要放广告,想钱想疯了。这个产品居然要收费,我也能写个出来)。
但一个产品如果想要有持续的创新,持续的迭代,不能单靠爱发电。他需要有激励,需要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去支撑。
一个程序员写出来引以为豪的代码,不经过商业的磨练,他也只能是代码,尘封在北极冰川下。
所以现在我对钱的思维方式变了,我会去探索我写的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有价值,我是不是就可以尝试去要求用户付费。
(2)对于写代码比做产品更加执着
我们经常专注于语言的特性,语言的好坏,为了一个代码的实现而争吵不休。当然这是作为程序员的必修课,代码能力是立身以本。
但过于的执拗让我们失去了关注产品本身,无暇去思考代码对于产品的意义。
我经常听见产品和开发讨论需求时,开发说这个需求没法实现,然后列了一大堆理由,架构,代码如何。而不是关心产品为什么要做这个,如果目前没法完全实现,是不是有替代的方案。
我相信一个好的开发一定是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专注产品而不是代码本身。
(3)对运营和商业的无知
程序员最能出"产品",脑袋一拍,半天能做个东西出来,一下子觉得自己很牛逼,觉得大家都会疯狂下载。然后技术社区帖子一发,甚至连个像样的介绍都没有。
一段时间后,响应寥寥。一下子就泄气了,总搞不明白为啥人家的产品都在点赞,自己的就石沉大海。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说,我就是做着玩,大家get不到我的点。
殊不知在"产品"泛滥的今天,运营一个产品至关重要。如何抓住精准的流量,让你的产品能够触达到有这部分需求的人。这里面远比写几行代码难。
更难的是,如何将你的产品变现,这个从做产品开始就得有个框架。先攒流量再考虑变现的互联网模式已经越走越远了。
上述这些毛病记录下来,更多的是自省,所有的毛病我之前都犯过,也在努力克服中。
接下来说说 4 个月时间我在生财的一些小小成就吧。
(1) 做了一些工具类的小插件
一个插件目前用户是 4w 出头,还有个插件 1500+ 。落地页放了些广告,虽然不多,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2) 做了一些市场调研的辅助工具 (工具出于一些版权原因,目前没法开放给全有使用)
生财有术搜贴 链接
Chrome 插件应用市场监控
(3) 公众号 「程序化思维」的运营
从 2017 年开始,公众号一直在佛系更新,今年稍微多花了点时间在上面,关注人数这几个月涨了 3 倍(基数小)。也算是有点小小的进步吧。
(4) 出圈交流
因为一些爱好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新机会。走出程序员圈子,能探索更多的可能。
最后感谢 @亦仁 @壹树 @明白(晚9点半睡觉) 以及所有在生财分享过的人,你们可能分享的一个不经意的点,就能令看到的人受益匪浅。
2020 的下半年变数和机会同存,与诸君共勉。
Tips:
我的微信 cherryzcr ,加我交流 备注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