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享 链接
以最小的起点博最大的产值—“卖烧烤”
之前轻享里的四个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很多,所以分别完善下思路;
牛肉产业会分为两篇文章来写,因为是两种商业模式;
能以最小博最大的项目,“卖烧烤”,能以多小博多大呢?在商业模式设定和整场策划中基本是万级撬动亿级的存在。
一、中国两大黄牛养殖基地,分别是内蒙古和云南
任何一个能起盘的项目在决策流程上只做“可行性分析”而不做“不可行性分析”,所以要“报告在前,决策在后”
云南是一个物资丰富,精神富足的的福地,二线尾巴上的经济水平,但是却隐约闪现着一线的价值观。繁花似锦的不止是多名族的融合和文化特色保留,更是在吃文化上包容着所有的味蕾和释放着所有的惊喜。
当全国人民可以做到餐餐有猪肉的时候,牛肉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坚挺的价格逐步向上。但是云南的牛肉却低于全国平均价格,且普通百姓也能经常满足口腹之欲源于云南活跃着的一个人口数不少的少数名族——回族。
这个民族生活在云南一个叫寻甸的地方,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在信仰的沿袭下,当地人只吃自己圈养的黄牛,并且只吃通过阿訇念经所宰杀的牛肉,据说每一头牛在宰杀前,阿訇都会来为这头牛念经,并且通过诵经来安抚牛的情绪,减少牛对死亡的恐惧,这样屠宰下的牛肉会很好吃。久而久之,基本当地人就有了一个概念,牛肉要吃寻甸的老黄牛,肉质鲜嫩。
至于阿訇的这个说法,我问过很多伊斯兰教的朋友,有很多解释,但我并非教众,所以一直不是很理解。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我得到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动物在被屠宰的时候因为极度恐惧、愤怒、痛苦会产生毒素,导致肉质受损。而阿訇貌似是通过另一个方式让被宰杀的动物,缓解了这种恐惧感,并且接受自己即将死去的感觉。所以肉质也会好很多。
走访寻寻甸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教众的原因,市场上很难买到他们特定所需的牛肉,所以很多村子里家家都有这种老黄牛,数量多少而已,自己繁殖,解决食用,也可以让老牛帮助家里干活耕地,等到黄牛身体健壮和体重达标的时候再拉到交易市场上卖给第三方。我闺蜜家里正式如此,有50多头年,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从自己繁殖自给自足到加大养殖规模去卖牛肉。
二、“牛肉烧烤”不仅是受众广,易被顾客接受,还能快速消耗牛肉量
在产品没有赋予品牌价值的时候,只有价格战,其实就算是有品牌的产品,也避免不了价格战。所以品牌赋能是时间、文化和产业化的长期打造,在塑造完整性的过程中逐步呈现自主IP,当然也可以通过烧钱,但是我这个人有个劣根性,就是极度抠门,过度的增加成本会让我没有安全感,喜欢一直盯着资金做事。
结合闺蜜家的优势,民族、地域特点的基本面,一开始我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个卖烧烤的,但是却要从小做起,以牛肉为切入点来做受众广的烧烤以便前期引流,快速消耗牛肉量。
“小肉串”对于云南市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产品,当时做的好的店铺和零售商贩昆明没有上百家也有几十家,有连锁品牌,也有特色烧烤车。口味不错,但是败在视觉感和价值感上。我觉得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客户,把自己放的很低,把顾客当成在你之上的美食家来调试你的产品,从卫生标准到服务态度,你的用心顾客一定可以感受的到。再加点包装仪式感,价值感就能体现出来。
三、试错是最直接的市场调查
创业是一个从零到一很难,但是从一到N却很简单的过程,确定好配方口味,花2000大洋打造一个烧烤车,在昆明文化巷夜市以:10元10串的价格试错,不单卖。也就第三天我就知道这个项目肯定是可以做的,但是还是硬压着自己带小伙伴试错满一个月。收集顾客的反馈和设计改良,同时开始找店面。这个阶段除掉三个人的工资没算,加上每天晚上50的摊位费一共投入2万块,但是一个月的总收入是3.2万,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那么接下来接盘一个快30万转让费地处云南大学门口的店我豪横了一把。
四、不要急着做品牌,重视标准化、系统
化、在做销量的时候逐步扩大自己对成本的可控力,调整公司结构更扁平化管理的时候做只能裂变
生财有术社群里认识的大树哥问过我,起盘一个项目的时候,会在什么时期做品牌?其实这个根本由不得我,市场说了算。但是前期我会随手弄一个200元以内能过眼的品牌加LOGO,为了店名识别,我的任何项目前期都是个体户的自定义,只要流量,只要糊口,只要快速回本。只有把第一家店做到快将近成本线,并且标准化和商业模式调整到我觉得能在市场上有点竞争力的时候,才去注册商标,找域名,再自己画个LOGO,准备接下来的招商。
我在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就把后端标准化和前段服务流操作定完,并且逐步调整完因为爆量激增的半成品加工和因产品滞销的产品转品类的预备方案。同时成立的研发部门,在通过赠送方式下:红烧牛肉饭、牛肉酱、麻辣牛肉干、牛肉丸、健身牛肉、牛肉罐头、牛排都已经完成口感试错,而且已经开始跟很多火锅店合作供肉。这意味着如果卖烧烤只能把市场上一头牛中的一个部分吃下的话,因为多产品和多行业的跨度,在我公司组织架构和行业认知调试完整的情况下,整头牛对我而言没有浪费点,会在强势的标准化运作下达到成本控制最大化和规模完整。
当然店面运转率和员工运转率也是决定成本的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以店铺为基准点做调整:一店两品两团队;就是以品类打造两个团队,白天8:00到晚20:00做牛肉相关餐饮;晚上是烧烤时间。材料都由中央厨房统一完成,但是运营团队独立核算。但是要完成这一小小的跨度有几个决定因素:
第一、开店数量是否能承载的起,因为半成品品类增加造成的中央厨房后端负担?
第二、烧烤加盟在开始时,已经造成的压力会不会因为品类增加直接被腰斩?并且拖垮连锁模式?
第三、第二品类团队试错难度更具考验性,基本一个点出问题,整条线瘫痪,还有很多隐性售后?
所以是到这一步我开始组建市场部做品牌策划,同时开始精工细磨每一个单品,要赋予他们灵魂来做行业跨度,并且实现职能裂变:
成立餐饮公司打造两只队伍来分别承接:白天餐饮和晚上烧烤
成立食品公司来做来做牛肉酱、麻辣牛肉干、牛肉罐头、调料和火锅底料
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来做线上运营
成立市场策划公司来做招商加盟
成立农业养殖公司来跟农户签订代养殖收购的协议,尤其是香格里拉的商户,扩充零成本养殖业务
成立品牌公司来做牛皮、牛骨制品、梳子、项链
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做:采、招、买、半成品加工、深加工
成立投资公司再把以上所有公司股权下放给对行业熟知的人和优秀员工
把公司需要的每一个部门裂变成一个可以对内独立核算,对外市场运营的公司,既在一个体系下协同合作,又可以自成一派面对市场,进一步压缩成本增加自己的运营资本,而且公司的管理可以更加平行,一下子空出来很多创业元老们不能做的职位,出去招聘也顺理成章。
五、转向产业端,打造企业文化
就这样把公司框架搭建好和产业一体化整理清楚之后,企业文化中的Slogen就出来了:“我家住在雪山下”。
我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在云南是做新鲜松茸的,在帮他调整商业模式的时进香格里拉山区发现:藏民的牛肉超级好吃,而且采用的是散养模式。因为地理环境使的遍山肥草饲料,跟挂一个铃铛的领头牛就能带着牛群环绕雪山吃草。我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得了他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接藏区牛羊养殖户的时候,还得到一次知识升华,知道什么叫草饲牛?什么叫谷饲牛?了解到为什么品牌包包的牛皮很多都会寻找雪山养牛?一头牛怎么做切割才能把其身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价值?
到这里已经不止达到成本腰斩了,还有品牌文化的建立:就冲我的牛喝的是雪山水,吃的是雪山草:我出个精品单串卖20块钱不可以吗?把牛的全身全部分解来划分做单一产品,在把碎料做成牛肉酱。也就是说我在“烧烤店”开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做品类的勇气越来也大,同时每一个品类非但不会增加成本,反而成本会越来越低。
品牌赋能后,以最低的成本来做一件让所有人觉得超值的单品“红烧牛肉饭”来做品类嫁接。之前做烧烤时修出来很多余下肉料,已经有几个大冰柜的量。再一次完成精修后把成块的做成“红烧牛肉饭”,把碎料全部做成“牛肉酱”。我们家的盒饭是以16.9元 /盒推出的。一盒里面有10块大拇指大的牛肉块加上胡萝卜和白萝卜,是一份能让你看到惊喜吃到满足的牛肉饭。这个时候行业的很多大佬都开始给我打电话了,都在问我是不是要疯了?亏着本卖?其实我是略有盈余,嘿嘿。
我的牛肉酱到这个阶段属于是零成本运营了,但因为这里要再跨一个行业“零售业”所以没敢贸然起盘,一开始放在牛肉饭里搭配送给顾客当佐料吃,后期是顾客主动找我们要买,我想等继续试错一店双品先把牛肉饭的销售量做起来,在“牛肉饭”和“小肉串”的牛肉量增加到每天10头牛,600公斤左右的时候在起盘。那个时候可以和麻辣牛肉干配合着来打市场,带上牛肉干是因为目前而言同品已经太多了,所以我想以价格战的方式评价走,但是牛肉酱因为口味我很有信心,所以高价做,舍一保一。
【复盘】
一、我觉得需要投资公司进入的公司只有两种:第一种是需要投资公司的钱来填补资金漏洞和资源漏洞的,第二种是真的调整好商业模式要开始做倍增的。因为小项目真的花不了什么钱。
二、我们家店铺打开美团搜“来一把”都可以搜到烧烤店,但是产业公司目前的主理人是我闺蜜,她也在摸索和学习中,因为这个项目起盘太快了,我们用八个月的时间收回所有投入并且实现盈利。然后两年的时间她已经经把公司往产业化的方向引导。目前的压力是巨大的,在我写文章之前征求过她的同意,希望产业部分就暂时不写,等内部调整完再继续。
三、卖烧烤这种事情,会引来大把的竞争对手,所以一定要在公司初期先解决标准化,在阳光下求生存;中期流量做起来之后,快速招商开始形成品牌效应的时候退出底层竞争,规模化裂变;后期要找到产品的延展性,形成自己的战略池,把成本以产能化的形式压到最低。比如我们公司有一个结合香格里拉农户散养的找牛节,是我们自己硬创造出来的,这一天我们所有烧烤连锁店的价格售价全部减三分之二,就是在成本线上狂欢,但是别的品牌砍一半基本就是亏本状态。
四、前期不要因为过度注重形式把成本抬的太高,快速回本是关键。
五、熟悉你的产品,并且把你的产品做到榨干本体属性的最后一分价值,再把这份价值赋予灵魂。
六、系统化是一切运营规模扩增的基础条件,没有完善这一步后期很难跑的起来。但是完善这一步需要调到豪无人性,我们家肉串要求阿姨串肉的时候桌子上先绑刻度尺,前端留长2公分,每一串必须是5克肉。每一步都有人审核,每一步完成检查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流程。前期团队会觉得这样成本很高,但是后期我真的后怕这一步没有做到位,或者差一点点,我觉得都会跑起来很慢。
七、我们是做流量产品的,虽然我是互联网小白,但是也要找到线下流量点,坚决不将就,最好的猎手要有得到猎物的耐心,流量口的店铺、复购率高的产品才能打突破。
八、把每一个项目当做这辈子最后一个项目来做,所以一眼万里,永远比你的竞争对手领先一点点。
九、我在决定起盘的时候看了很多关于产业化运营的公司发展史,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新希望集团,从发展到产业转型。所以一开始我就以这个公司来做对标企业,确实避免了很多思考误区。
最后啰嗦几句:我叫Moni,我会厚着脸皮频繁的写文章发帖子,混任何一个圈子都需要吸收和输出双向并发。之前写过一篇轻享,交到很多朋友,四个项目很多圈友都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分开写,我是一个不安分的小女子,不怕拍砖,更希望在大家的讨论中不断成长,大家一起生财有术。微信:QQ0226s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