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要是做知识付费讲文案,我还挺有兴趣买的。
我老爸一个从来不看综艺的人,现在一盒烟+吐槽大会就能看俩小时,主要看李雪琴。
拿她和王建国的这一段来举例子。
1 话题带入顺畅
这个段子本来是让脱口秀选手,聊一聊此次比赛有什么遗憾的。李雪琴直接用和她妈的对话“我问我妈这辈子有啥遗憾的吗,我妈一下就慌了,说是我体检结果出来了吗,说实话吧,我挺得住”带着大家进入了这个段子的开始。(图1)
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尤其是新媒体文章,选定一个主题之后,都可以用和这个方式来进入第一段。
如果你注意看一些大学生成长类、两性情感类的公众号,很多文章都是从一条微信对话,或者某一次聊天进入主题的。
这样的写法,可以让用户觉得,你更像是在告诉他一件身边发生的事情,而且只要对话能有梗,或者留下悬念,用户就能感知到你想告诉他一个故事,促使他继续看下去,没有一点违和感。
2 每个梗的节奏刚刚好
说脱口秀和相声,在我看来,最难把控的是抖包袱的节奏。一个梗你说的太长了,用户注意力就会分散,可能就会错过一个笑点。
如果你的包袱安排的太密了,且不说是不是真的能笑,用户会被你在一场节目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笑点临界阈值。到后来,你就控不住场了。
我比较喜欢郭德纲的相声,就是因为笑点疏密得当,既有平铺直叙,又有高潮。
但李雪琴的段子,确实高级,笑点很密,结尾却又能引爆高潮。也即是说,她在控制着笑点的程度,从低到高,有条不紊。
比如王建国这个段子,从一开始谈比赛的遗憾,到她妈妈的搞笑,然后开始地域梗,说东北铁岭是不是宇宙的尽头,再到最后和王建国搞对象,说王建国就是宇宙的尽头。(图2)
通过她妈妈这条线,把笑点逐步提升,最后还是以大部分用户津津乐道的感情故事结尾,只能说厉害。
3 永远不脱离主题
可能很多人在看李雪琴时,注意力都集中在笑点上了。
但是,如果你听完后反过来看主题,就会发现她的段子永远不跑偏。
比如,王建国这个段子其实是讲遗憾的,看似说了那么多东西,最后的点却落在了,离开北京回东北,我一点也不遗憾。(图3)
这其中提到了铁岭,也通过王建国提到了盘锦,更是提高了宇宙中心是东三省,所有的铺垫,最终落在主题上面。
我们很多人写作,都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更有甚者,标题写一,内容直接上来就写二。所以,高级的文案就是看似全篇在讲故事,最后一段直接带你回主题。
而不高级的文案就是:标题党!
当然不会有转发和评论了。
4 段子贴近生活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李雪琴的所有段子去看了一遍,发现段子里的出场人物,永远就是那么几位,老师啊,同学啊,老妈老爸啊。而场景基本就是老家和吐槽大会这2个地方。
这个就是写故事的核心技巧,用户只关心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带着目的去写,比如你想告诉大家一个赚钱的方法,那么你的内容就要有自己的实操经历,否则就显得太空。
你想给大家编个段子和笑话,就要以用户最熟悉的描述方式来渗透,平常老板姓当然是家长里短和一些生活关系中的笑点了。
好啦,基本就是这样了。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新媒体营销者,现在有好多现实素材可以学习。
对文案营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聊聊,我的VX:3154465626(备注下生财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