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2020北京见面会,一天的高密度的信息输入,一点感想如下:
(全文约2800字,阅读预计7分钟)
1. 底层逻辑是坚实基础,愿景是前进方向,执行是必要步骤。
2. 夜话-投资主题上的一点看法。
一、底层逻辑是项目成功的坚实基础
先引用曹大的内容:
“跟纯银老师交流,我也有两点体会很深刻,分享给年轻人,一个是底层逻辑能力,一个是输出能力。
什么是底层逻辑能力,就是分析事情的时候,除了表层的方法,技巧之外,追寻底层的决策依据,底层的因果关系,底层的价值基础。”
链接
我挑选我印象深刻的几位嘉宾的演讲,看一下他们的一些底层判断:
光合所讲的破圈三定律
高维输出能力(基础概率);利他型主动(扩大概率);永远随机发生(不期望必然发生)
我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括号里面的概率思维
概率论的核心思想是:把局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整体的确定性。
第一条讲破圈发生的必然性,第二条讲了如何更快发生,第三条随机性就是局部不确定性,要转化为确定性,就是需要增加单次成功率和,不断增加尝试次数,又跟前两条能呼应上。逻辑完整,自成闭环。看后对破圈反而很心定,徐徐图之。
2. 小小包麻麻CEO讲,直播电商是风口还是会长期存在的事物,底层逻辑是什么?
a. 看直播能减少焦虑(不思考约等于快乐)
b. 购物能过的存在感(参与感)
3. Jason Lee讲为什么要买英伟达股票?
AI提升需要算法、算力、数据;算法基本是公开的,数据散步于各个行业,而算力恰恰是英伟达的GPU提供(AMD也有些),上层的AI应用场景随便折腾,反正要计算就要用英伟达的GPU。就算专用于AI的TPU在开发,那研发需要周期,推广需要周期,英伟达最不济还有几年红利期。也是抽丝剥茧,只指底层逻辑的典型代表。
4. 闫寒老板的在大学期间确定售卖哪种手机(零几年,非智能机)?
明确了大学生的刚需是买个能玩3D游戏的手机。
5. Scalers讲到为什么大家不能坚持读书?
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未来情感的预测并不准确—《心理学与生活》”。
实时磨练自己的底层逻辑能力,基础才牢,走的才远。
二、愿景/使命是前进方向的灯塔
几年前,我读过冯仑的一本书,书名都忘记了,(刚找了下叫做《行在宽处》),内容也几乎全部忘记了,只是留下了个印象,价值观/使命/愿景这种看上去虚头巴脑的东西其实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非常非常重要内容,是发展壮大的一个必要条件,前进有方向,动作不变形。
华为的使命为“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阿里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光合提出生财的使命为:让普通人赚钱不难。
真的是立刻感觉到生财的使命是一点也不比华为和阿里的小。
然后光合还提到,走正道就是少走弯路,17年到20年,生财有很多机会去追风口,就是因为克制,才没有跑偏。且星球也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宣传“利他”、“真诚”等理念,三观很正。
从上面几点,我感觉生财是有方向,有定力的团队,继续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小伙伴们,坐稳了,跟随亦仁团队继续快速前进吧)
对个人,能很早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的使命,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三、执行是有收获的必要步骤
各个嘉宾都有比较精彩的分享:分为不断督促你赶紧撸起袖子干吧,和不断提供给你如何更讲究的干。
1. 撸起袖子,赶紧干:
光合:不要说很多感慨,要说回去做哪几件事。
人与人的根本差距是执行合一的差距;
Jason Lee:不是因为看见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会看见希望;
粥左罗:先让雪球滚起来;
闫寒:未知风险是风险,已知风险其实是竞争壁垒
2. 有讲究的干
粥左罗:要赚1000万,是1千人每人赚他们1万元,还是1万人赚每人1千元!
粥左罗:两个相关性不大的领域叠加,就像学术交叉领域一样,容易产生好的效果(比如闫寒老板的餐饮+抖音)
范米索:每个有光标的地方,就是你的内容,都是你展现自己的一次机会。
夜话圈友路蒙:《孙子兵法》讲不战不败,先赢后战;
四、夜话(投资主题)
我们总说我们只能赚到认知之内的事情,那面对新事物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如何处理?我认为应该是:
不要盲动,也不要不动,谋定而后动。
路蒙在数字货币领域,他讲的很多数字货币的内容,我听的云里雾里的,之前只是从媒体获取相关信息,XX又爆雷了,不敢碰。今天听路蒙讲感觉数字货币总体感觉是价值的,只是当前太混乱。
所以也想了解下,今天也问路蒙推荐了数字货币比较系统的讲解:《区块链100问》,都是短视频,链接如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链接
关于初步想法是,先不着急,先了解基础信息,然后基于两个原则做少量尝试:
a. 如上述Jason讲的选择英伟达的逻辑;
b. 最笨的定投策略,不追涨跌,不猜涨跌,以策略应对波动;
秋沫是股市的专业玩家,听了秋沫的分享, 主要是做技术流,属于趋势投资。他分享完,我更加坚定的认为,我当前投资指数基金是比较适合我的方式,因为:
a. 每天工作,无法盯盘;
b. 我能承受的本金损失比较低;
另外Jason的几个观点也附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逆惯性思维而动:
某企业市值登顶时候,往往才只是到了增长曲线的腰部。苹果在11年市值登顶,现在20年了还在继续增长;腾讯市值港股第一约是2015年,到今天又增长了四五倍。
所以,在某个领域的头部(如B站)在“别人都认为某很贵的时候”,可以买入,然后长期持有。(以上不构成选股建议,哈哈)
祝各位老板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
感谢生财团队组织的见面会,感谢志愿者的服务链接 、感谢组长@SAI 和组里友善的各位小伙伴。
—————————
我的VX:zhkai2020,欢迎一起交流[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