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小白参与生财有术2020北京见面会有感》

《零基础小白参与生财有术2020北京见面会有感》
链接
写在前面的话
作为0基础0实操经验的人,一是拿不出案例来复盘,二是达不到高维输出的高度,只好先借助于线下见面会有感的形式,倒逼自己输出。感谢2020年12月12日全天嘉宾们带来的9场高质量的分享,高密度的信息输出,认知刷新很大。此外加上年底汇报与总结较多,本文赶在即将开始的上海见面会之前完成。再次鼓励大家参与生财的线下见面会,毕竟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
总体的内容分为行业动态、职场之道、个人成长三部分,内容有融合各位嘉宾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业动态
直播电商
“直播里面我们会看到做的比较好的主播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语速大概是我们正常语速的120%以上“,直播电商的性质是导购工具,所以需要通过高频信息输出,使得用户来不及思考,只能被动接受主播的指令,最终完成下单的动作。这样的方式,让大多数人进入不思考的状态,约等于“洗脑”,但不思考不等于快乐。同样是做直播,教育行业的方式差异比较大。

内容输出
内容可以是任何信息,而好的内容是传递价值的载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在内容输出上最大的拦路虎是恐惧。恐惧自己的内容是否有用,是否有人看,是否被人误解,导致很多人不会去表达。于我自身而言,一直没有输出内容的原因有2点,一是担心内容把受众带偏,传达了错误的方法,二是总觉着自己的东西还不够好,拿不上台面。
但如果没有输出,则始终停在原地,甚至别人成长之后,自己看起来在退步。
需要通过创作才能去证明自己的意志和存在感,克服内心的表达恐惧,通过内在的动机把自身的行为和体验具象成内容后,内容就会带来无数的潜在收益。跟更多的人产生链接是其中之一,有价值的内容才让输出者和受众具备链接的可能性,不然加个微信让通讯录多一个联系人这种表层的形式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双向链接才有意义,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内容输出。
就像微信公众平台的Slogan一样,“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从自己开始写第一篇内容开始。先不管好不好,写出来再说。通过持续迭代优化的过程,可通过与受众的反馈去做调整和优化。
内容的载体非常多元,文章、图片、播客、视频、演讲、书籍、咨询、对谈等,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形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首先是记录,记录所想的一切,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去整理和输出。
以演讲来说,闫寒老师的PPT是值得学习的参照物,结构非常易懂,见附图。首先提出概念,通过举出几个案例来梳理逻辑帮助理解。内容形式上用总分总结构,结合数字化及图形化表达,让内容输出生动有趣记忆深刻。

职场之道
大公司
在大公司里待着,大部分是平台赋予的光环。在大公司里的人习惯于平台化思维,了解的内容是平台规则层面,离具体实操依然有距离。以电商为例,可能见过各种级别的店铺,但要自己经营一个店铺,不见得能做好。
或许在公司的评价体系下,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但一旦脱离公司,以个体的身份把自己放在社会上,是否具备自由职业或商业化能力有待考验。大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时刻提醒自己拓宽视野多元发展,让自己具备傍身的能力,即便换公司、换赛道、换行业,也能找到发展空间。

组织机制
从大的企业到小的团体,离不开文化。
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需要通过愿景、使命、价值观、文化来驱动发展。不同公司的文化,使得落地结果与发展路径就大相径庭,以头部的几家互联网公司的盛衰过程来看,十分生动。
某种意义上社群也是一种形式的“公司”,欣欣向荣的公司优秀的人才是会源源不断的涌入,社群亦是如此。不带传销体质的社群不是好的社群,比如生财有术。如果认同文化,一定愿意影响自身最亲密的人加入,一起共谋发展。
筛选是组织具备战斗力的先决条件。加入公司需要面试,面试是筛选;加入生财有术社群,价格是筛选。通过筛选才能找到同频的人,这样在未来产生共振的概率更大。
愿景使命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记在心中,初心不忘,做任何判断与决策以此为出发点,也要在推动与执行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以TGO鲲鹏会的做法举例,不断的重复是有效的方式。在总监以上的会议基本上每次CEO都会先来问愿景使命价值观,之前在公司也时不时有调研或问卷,让自己去答文化相关的事项。由于信息的传递一定逐级衰减,也随时间推移衰减,所以一个组织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去不断提醒并强化文化。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总有人会掉队和离开,还会不断地有新人加入,方向不变,文化的船还在,队伍还在。

管理
想要改变他人,最好成为一个管理者。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成为管理者,既然在这个位置,需要明确自己身上的义务与责任。管理者为团队业绩负责,也为团队的每个人负责。有些权力是被上级赋予的,有些权力是自己从未知中争取的,特别是新手管理者,上级不会一一明确条条框框,只能自己去探索。面对一大片盲区,内心怯懦,不知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为了团队更好地发展,是需要建立领地获得管理的权力,并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团队前进。
如何做管理?
一要学会放权,其实有点像王慧文说的,尝试把下属从愚昧山峰推向绝望之谷,再看着他们往上慢慢爬上来。通过大力地放权,培养人才组成梯队形成关键支撑。
二要营造自由开放正面的团队氛围,不要制造一个悬崖环境,让团队成员觉得每天都是有生存危机,而是尽量去制造一个花园环境,让大家能够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做正向的激励,不当警察,这样团队的所有成员,包括自己,都会成长得越来越好。行事风格上多用yes and原则,团队内提出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假想,先不要急着去否定它。当然同样也鼓励质疑与挑战。
三要去关注那些被落下的伙伴,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够迅速地进入状态跟上团队的节奏。

沟通方式
好的沟通方式是经验分享用语,而不是建议分享用语。用自己的角度来陈述,用过去时态来陈述,把感受说出来,这个适用范围不仅在职场。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如果用建议分享用语,是说你应该怎么着,你快去如何做,你可以这么做,将来能怎样,其中暗含的逻辑是是这个事情上我觉得我比你知道的多,你应该听我的,我已经替你做了决定,而如果用经验分享用语,则是用STAR原则去分享,描述自己当时面临什么样的情况(Situation/Task),采取了什么措施(Action),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Result),现在回头来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

个人成长
焦虑的本质
在过去几十年期间,中国的广义的货币增发量增长几十倍,同样一千元的购买力在几年之后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每个人手里的钱每年在高速贬值。当财富达到一定量级之后,财富的增速赶不上存量的部分被稀释的速度,于是阶层被固化了。焦虑的本质是财富增速跑不赢社会真实通胀,即便已经拥有到一定程度,也以看不见的速度贬值,又加上赚钱能力跟不上大趋势的发展,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在焦虑。借用一位圈友的微信签名“焦虑是人生底色”,太有感触了。

为何要成长?
成长是克服焦虑的唯一法宝。
优秀的人底层逻辑是相似的,或是趋同的。尽管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总能发现一些底层逻辑在两个行业内是相通的,人亦如此。
成长是唯一的护城河,在充满变化的时代,不冒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为了抵御风险,需要建立自己的底层逻辑。光合分享生财有术价值观,如走正道就能少走弯路,很有启发。太多人想要走捷径,其实不走捷径才是捷径。
我给自己设定的底层逻辑是终生成长、长期主义、利他主义。

终生成长
有的人在30岁就死了,不是人死了,而是心死了,失去向上与改变的能力。把自己看成产品,不断地自我优化迭代。目标是星辰大海,以时间为轴,用好奇心驱动,与这个世界产生更多链接。
成长,需要自驱力。一颗持续迭代的初心,会驱动自己去做很多。不论是发掘自身拥有的独特性或差异化部分,发挥长处,找到自身的溢价空间,通过为别人提供价值来完成自我实现,或者打开视野,体验新事物,尝试新领域,更新认知提升格局,寻求商业成功的可能性,再或者即便当下能力不够,通过不断执行SOP,让自己完成底层能力改造或进化。

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一方面是指一件事要长期地坚持做,另一方面也指要去做一件长期看来是有价值的事。换句话说是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个人成长的第一性原理是人们对于自己未来情感的预测不是很准确。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感到压力或害怕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的预测是不对的,坚持做下去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能力的成长,欲速则不达。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群的生长、一个公司的状态,都会遇到困难考验。坚持做好每件事情,经历过考验,成为品牌,会享受到甜美的果实,钱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副产物。

利他主义
巴菲特说一个人成功的表现就是他年老的时候有多少人爱他,而不是有多少钱。利他的人是真诚地爱自己爱他人,也爱这个世界。通过给别人提供一个真诚的建议或输出一篇真知的文章,给更多的人带来价值,是一种自我实现。
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完成破圈,只有靠高维的输出能力。这个内容传到了另外一个圈子里,然后大家读了这个内容之后有所认可,然后才能跳出去。

如何成长
机会
很多人天生是风险厌恶型的人,未知的风险才是风险,已知的风险属于资源。因为已知的风险其实可以挡住大部分的竞争对手,但换个角度来看,都是so what。所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勇敢往前走。
偏见是机会,风险是机会,不确定性都机会。确定性意味着结果可预知,当做一件事能清楚地测算出付出多少后带来的收益,那大家都会去做,并且其中有些人愿意牺牲部分收益去扩大市场,那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

执行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能从看得见的信息中再去进行深度挖掘,挖掘看不见的有用信息,这是闫寒老师15种副业的秘诀之一。
同样是执行,沐文参加聚会时合作、融资、收获满满,而我们只是吃了个饭(链接
不要说很多感慨,要说回去做哪几件事。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距,是知行合一的差距。而知行合一中执行更为重要。
参会的小目标目标是认知更新,并落地到实践中。今天的这篇文章便是实践之一。《零基础小白参与生财有术2020北京见面会有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财

做电商的朋友应该经常有看到,天猫入驻广告铺天盖地。你知道这个业务多暴利?今天安奇就告诉大家,年入百万

2024-4-9 5:36:34

生财

平安夜快乐,生财气氛组的同学们。

2024-4-9 5:36: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